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

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

ID:10704977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_第1页
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_第2页
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_第3页
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_第4页
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信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在方式的变革。“信息实践”不仅能较好地反映这种变革,而且还揭示出人只有转变对待实践的直观态度,克服在存在方式上的盲目性,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信息实践;实践  :A:1002—2589(2009)14—0051—03    一、哲学究竟应当怎样理解“信息”  要说明什么是“信息实践”,首先就应当弄明白什么是“摘要:在哲学上“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直接存在

2、)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信息时代的实践是“物质实践”与“信息实践”的辩证统一。“物质实践”是实践的物质方面,是实践活动围绕事物“直接存在”而展开的方面;“信息实践”是实践的信息方面,是围绕事物“间接存在”而展开的方面。信息时代使以往在实践中居于矛盾次要方面的信息实践逐渐上升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标志着人存在方式的变革。“信息实践”不仅能较好地反映这种变革,而且还揭示出人只有转变对待实践的直观态度,克服在存在方式上的盲目性,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信息实践;实践  :A:1002—2589(2009)14—0051—03    一、哲学究竟应当怎样理解“

3、信息”  要说明什么是“信息实践”,首先就应当弄明白什么是“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要在哲学上揭示出信息的本质。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将信息理解为“消除了的不确定性”。这虽然说明了信息的作用,却没有说明信息本身。申农也给出了一个信息量的公式,但这个公式由于舍弃了信息在质上的内容,只是纯粹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对信源信息的语法结构进行了定量,所以“申农的信息量概念是不可能揭示出信息本质的。”[1]制约论创始人维纳曾经将信息看作“负熵”,将信息定义为“系统组织程度(或有序性)的标志”,但这样的定义不仅暴露了“对通讯信息量实质理解的混乱”,而且把通讯信息量概念完全等同于信息的概念,

4、也暴露了“概念的混乱”[2]。有遗传学家认为,信息就是一种“DNA的结构形式”。但是DNA只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并非遗传信息本身,二者是不可混淆的。  国内也有学者试图在传统哲学基础上直接推导出信息的含义,主张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物质的存在方式”、“精神实体的特征”、“运动的外化”、“有序度的量度”、“物质成分和精神成分的特殊融合物”、“既非物质也非精神的第三态”、“属于物质的相互作用范畴”等等。这些表述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们都没有揭示出信息的独特本质,更没有开掘出“信息”范畴所蕴涵的革命性作用。  维纳曾试图从哲学角度进一步讨论信息。他认为:“信息是我们

5、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到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3]这意味着哲学对信息本质的研究,不应当仅仅满足于信息科学对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直观描述,还应当从信息内容方面来加以规定。但维纳却并没有深入到这项工作之中,他只是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过他的这句名言却暗示着要揭示信息的本质,不仅要超越具体信息科学对信息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哲学以“物质”“能量”理解世界的传统思维方式。  西方学者弗洛里迪认为“什么是信息这个理由是信息哲学最困难和最核心的理由。”但经过不少努力,“信息依然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4]

6、由于深受笛卡尔心物二元论影响,面对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还不完全是精神的信息,他反复追问:“如果不用笛卡尔二分法,即信息与物理/物质和精神不同,那么信息能否构成一个独立的本体论范畴?”[5]在他看来,“还原论的策略认为我们可以将对信息概念及其在各种模型、理论和解释中的最基本的理解抽出来。非还原论则认为我们面对的情形大概是一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但在概念上却不能相互还原的X络结构。每种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究竟如何尚需详细探讨。”[6]因此他主张对这个理由暂时加以悬置。他说:“在维特根斯坦家族类似理论的倡议下,需要我们承认理由存在而不是解决这个理由。”[7]  然而哲学要对

7、“信息”加以反思,关于信息本质的理由是无论如何也“悬置”不了的。否则,只能使哲学受制于具体的信息科学。至于还原论与非还原论的关系,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邬认为要从哲学上理解信息本质,不仅要剔除具体科学给信息解释所带来的种种局限,实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批判”,而且还要使哲学“从传统哲学的旧有体系的阈限中超越出来”,实现“哲学对自身的批判”[8]。只有在这双重批判的基础上,信息本质才能获得理解。  邬认为,在内容上信息是与物质相对应的一种存在。但是信息与物质的对应关系却和精神与物质的对应有所不同。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8、过感觉感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