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

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

ID:10706363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_第1页
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_第2页
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_第3页
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_第4页
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论文..一文学到底是什么?网络文学的出现,再一次将这个关于文学本质的追问提到文学研究者的面前。尽管,“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批评的范畴还没有正式进入文学词典,“网络文学”这一概念的所指还不确定。而且,在文学批评界,“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合法性也一再受到质疑,对此文学批评家李洁非在《Free与网络文学》一文中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网络文学”这个概念的提出事实上是“一种极其机会主义的权宜之计”。因为,作为一种写作方式,网络写作是非文学性的,对其评价也应该持非文学的态度。由此,他强烈地主张,要“撇开‘文学

2、’一词来谈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根本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生的。”李夫生则从理论的角度将网络文学文本与传统文学文本进行比较,..认为网上作品具有“本体空置”、“主体缺省”和“空间虚拟”等特点,不符合传统文学文本的规范,从而对传统文学构成一种挑战和威胁,并感叹道:这还能叫“文学”吗?文学可能性的限度在哪里?然而,这种对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合法性的质疑并没有阻断网络文学本身的蓬勃生长。根据最早介入网络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欧阳友权的研究统计,自1995年中国大陆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加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

3、)始,截至2001年8月底,“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设有文学栏目的网站3000多个,其中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的网站153个,发布小说的各类网站486个,发布诗歌的249个,发布散文的358个,发布剧本的75个,发布杂文的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在这些网站上发表的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而仅“以专载网络原创作品的‘榕树下’(rongshu.com)为例,它从1997年建站到2001年底,已登载原创作品61.9万多篇(部),达8亿多字。”这一事实证明,网络

4、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一个现实存在是无庸置疑的。文学经由互联网这一特殊的传播媒介在短时间内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并且,网络文学的种种现象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按欧阳友权教授《网络文学研究述评》一文中的统计,近年来出现的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有127篇。中南大学还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所并申请到国家社科课题。就目前而言,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网络文学进行定义命名;二是将其与传统书面文学进行比较,从而概括其创作特点及文本特征;三是对其创作现状进行文学价值评定,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预测;再

5、者就是整体探讨网络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这些研究成果所具有的开创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总的说来,这些研究都暗含一个特定的视阈界限,那就是我们存有一套关于文学的标准。以这一潜在的“文学的标准”文学观念为参照,于是,网络文学本身所呈现的不同于现有文学样态的特征,使批评者很容易就将其剔除出文学的疆域,而归入非文学性书写的范畴。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兴盛,从一个全新的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全面关照和认识文学的视角,既有的关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标准以及文学的边界等等的知识,将会重新得到检省和反思。历史地看,文学作为研究和关照的对

6、象,自有文学以来就成为研究者们不断定义和规范的东西。但是,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言志”还是“缘情”观;无论是西方古典的模仿说、再现说,还是近代的表现说,抑或是20世纪开始的对“文学性(诗性)”的所谓客观研究,都能清晰地告诉我们文学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和功能,但又都不能穷尽我们对文学的全面感受和理解。总体来说,所有这些对文学的规范,都有各自对文学的独特领悟和认识,并且在特定时代主宰了人们对文学的观念视阈。但是,迄今并没有哪一种理论观点可以成为人们定义和规范文学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文学史对文学的认识和知识规范是一个不断地拓广并深入的

7、过程。同时,也说明文学自身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系统。当然,强调文学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把文学当成是一个漫无边际难以把握的变化体。如前所述,至今谁也说不清文学是什么,但谁也无法否认文学确实是一个独特而客观的存在,它具有与其他书写文本(如历史、哲学、政治等等)不同的独特的可辨识特征,如想象和虚构的特性,它通过语言对人的生命冲动、情感思想等的隐喻性再现,并且有一个可以阅读文本存在形式等。因此,面对文学这个复杂的批评范畴,我们所强调是对待文学的态度———不能以僵硬的教条(所谓的标准)去对待丰富复杂的文学现

8、实,应该以开放和发展的心态去面对不断生长着的文学事实本身。二当我们以这种开放和发展的心态去对待丰富复杂的文学事实、追溯文学自身的发展史时,就会看到,“文学”这个概念的所指本身就滑动不居。当我们说“文学”这个现代汉语词汇时,我们意指的并不是古代汉语中那个也叫“文学”的词汇所指。在古代汉语中,“文学”一词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