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

ID:10714260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_第1页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_第2页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_第3页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_第4页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和阻碍因素分析  一、引言    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已经成为企业顾客管理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Neslin等).[1]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是指多渠道零售环境下,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渠道的行为。[2]  如消费者使用PC、IM等互联X工具,从X络渠道获取产品信息,最终通过实体店铺完成购买;或者消费者通过实体店铺体验,却通过X络渠道下单等。目前,中国乃至全球爆发了一场以移动X为核心的多渠道革命。[3]  根据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X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4

2、年6月底,中国X民规模达到6.32亿,X民规模5.27亿,X民上X设备中,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X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其中购物用户规模为2.05亿。[4]  消费者通过移动X(包括智能)能够完成信息、订单、货款的传递,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这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碎片时间,加剧了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发生。Sanjuk-taPookulangara等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解释了自我效能对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重要影响。[5]  Verhoef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着眼于线上搜集产品

3、信息、线下购买的跨渠道购买行为模式,研究了态度、渠道锁定和渠道协同对研究型购物者行为的影响机理。[6]  吴雪和董大海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和信任转移理论,着眼于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模式,研究了线下印象、线下信任对消费者感知线上服务能力的影响。[7]  回顾文献发现,学者们多着眼于单一跨渠道购买行为模式研究了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因素,而对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阻碍因素的研究略显不足。因此,本文综合考虑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各种模式,全面分析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据此提出假设,并进行实

4、证检验,进而得出结论和启示,以期为企业制定多渠道营销策略和进行多渠道顾客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假设    1.多渠道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指当需要实现指定类型的任务时,人们对自己组织和执行能力的主观判断。因此,自我效能不是人们的技能,而是人们运用技能处理所有物能力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变量。当人们认为自身没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将不从事该行为,即使其认为该行为是更好的选择。多渠道自我效能指消费者从搜集产品信息到完成购买过程中运用各种渠道(如传统渠道、X络渠道、移动商务渠道等)的能力。多渠道自我效

5、能感强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是购物专家,穿梭于各种零售渠道之间,掌握最充分的产品信息,倾向于在不同的消费阶段选择最优的零售商,发生跨渠道购买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提出:  假设1:多渠道自我效能正向影响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  2.感知风险    Jocoby和Kaplan将消费者感知风险分为5种:经济风险、功能风险、身体风险、社会心理风险、社会风险。[8]  井淼、周颖、吕巍提出经济、功能、时间、社会、身体、隐私、心理和服务是互联X环境下消费者感知风险的8个维度。[9]  考虑到多渠道的特点,文章选择财务风险、功能风险、

6、隐私风险和服务风险4个方面来衡量用户的感知风险。财务风险指消费者使用全渠道过程中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功能风险指消费者使用全渠道的某项功能时与预期不符的可能性;隐私风险指个人敏感资料(如身份、信用卡信息)被黑客盗窃的风险;服务风险指个人线下享受到的服务与预期不符的可能性。  多项研究表明: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电子商务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10-11]  消费者感知到的风险越高,越不愿意进行电子商务购买行为,也就越不容易发生跨渠道购买行为。因此,提出:  假设2: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为。  3.社会影响   

7、 个人对于新事物的采用,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中他人的影响。用户可能会为了符合他人的期望或接受他人的推荐而接受某项新事物。全渠道商业模式下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移动商务等多渠道进行交流互动,因此人际关系对于推动全渠道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影响指个人感受到周围人认为自己是否应该使用全渠道的程度。[12]  理性行为模型、计划行为模型都明确表明了社会影响对用户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当消费者发现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全渠道,而且他人都推荐其使用该模式时,会促进其考虑使用。因此,提出:  假设3:社会影响正向影响消费者跨渠道购买行

8、为。  4.转换成本    Porter认为转换成本是消费者从原供应商转向其他供应商过程中所花费的一次性交易成本。[13]Burnham等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转换成本包括经济风险成本、学习成本等8个子类别。[14]  在移动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在线上、线下渠道和移动商务渠道之间发生了转换。界定研究中的转换成本指消费者在使用全渠道时,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