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研究综述 

ID:10714766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现代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研究综述 _第1页
现代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研究综述 _第2页
现代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研究综述 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研究综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研究综述  人文学院中本115班陈戎11010502   自从《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副词便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词类。  关于副词的定义,有很多表述。陈望道先生在《文法简略》认为“副词是标示陈述的气势、神志和体式量度的实词”。丁树声先生认为“副词是通常修饰动词、助动词、次动词、形容词的词”。王力先生认为“凡词,仅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否定作用等,不能单独指称实物、实情、或实事者,叫做副词”。朱德熙先生认为“副词是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副

2、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邢福义先生的《现代汉语》中认为“副词经常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骆小所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引论》中认为“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段泗英:《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第4期   关于副词的虚实归属问题相当复杂,学界很难达成一致,多年来,副词的虚实归属一直是汉语词类研究中引起争议最多的一类。其原因,根据张谊生所著的《现代汉语虚词》中所说,有三个:汉语副词自身的特点;

3、各家分类的差异;历史传统观点的影响。本文针对“副词虚实归属”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做简单的一个梳理。    一、认为副词属于实词   邵敬敏在《现代汉语通论》中根据功能标准划分,将汉语词类的第一层次以是否能够充当句法成分为依据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区别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十类。副词的语法特点是只能做状语,少数还可以做补语。  在其书中,邵认为,由于副词词汇意义实际上即为语法意义,并且具有封闭、黏着、定位等虚词才具备的特点,所以兼具实词和虚词的某些特

4、点。但由于它能够充当状语,应该为实词。   胡裕树先生认为,副词的语法功能是单独作句子成分,应该属于实词。  郭锐在其博士论文《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以语法功能为划分词类的标准,把汉语的词类分成四个层级上的大类,共十八个基本类。 在划分的第一步,根据是否有组合能力把词分成组合词和叹词两大类。组合词内部根据能否做句法成分划分成实词和虚词。实词能做句法成分,而虚词不能,因此,虚词只包括介词、连词、语气词和助词,而不包括可做状语的副词。       二、认为副词属于虚词   吕叔湘在《语法修辞讲话》谈到:“代词、

5、副词、连接词、语气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些,可以称为‘虚词”’。即从词的意义出发,认为副词的意义比较“空灵”,而把副词归为虚词。   -3-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认为副词不能充当句子的基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副词具有粘着、定位、封闭的特征,不像实词那样自由、不定位、开放,因此他认为副词应该属于虚词。 以上二者都是着重从词的语法功能方面把副词划为虚词的。   张谊生在《现代汉语虚词》中扩大了虚词的范围,细化了虚词的分类,将虚词分为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方位词、趋向词九类。其

6、次根据意义和功能相结合的分类标准将虚词分成两大类,典型虚词和非典型虚词。他认为,非典型虚词有可以充当句法成分或句子成分、词汇意义相对虚化空灵、搭配关系受到一定限制、处在由实而虚的变化中等四种特性,因而将副词纳入非典型虚词的行列中。      二、认为副词半实半虚 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表示:“副词可说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它们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也不算纯实,因为不能单独地表示种实物,一种实情,一种实事。”  郭绍虞在《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中谈到:“我觉得词类中最成问题的

7、就是动词和副词。因为动词是实词中最复杂的词类,而副词又是介于虚实之间的最复杂的词类。” 林双萍在《钦州学院学报》中发表的论文《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简述》中表示:副词具有虚实两面性,它的两面性是客观存在的。“从意义来说,副词的虚化程度不一,有的副词它的意义仍然比较实在,如‘大力、全速、高价、轮流’;有的副词它的意义已经虚化,如‘很、最、比较、稍微’。从功能来说,副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附加成分状语,它与能充当句子的主干成分的典型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相比较,显得较虚;可是它与其它的虚词(介词、连词、助词

8、、叹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相比,又显得较实。既然副词具有虚实两面性,那么我们应该本着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副词,即要勇于承认副词的虚实两面性。”    直至今日,现代汉语的范围、归属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之所以副词的虚实归属问题至今悬而未决,除了副词本身的原因外,词类的划分标准问题也是一个极大的原因。 但是我们仍应该找出一个明确的界限对此进行划分。即使是矛盾也有主次之分,分清这个问题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副词虽然具有实词一些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