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

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

ID:10714948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_第1页
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_第2页
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_第3页
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_第4页
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的研究路线的开拓论文黄宗智教授的《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一文1引起广泛关注,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探讨的是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为何没有导致像西方国家那样走上现代化道路这个问题,这是中外学者争论了大半个世纪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且,因为它还不仅论证了具体的历史问题,而且提出了带根本性的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众多解说,黄宗智教授把诸家解说概略地归纳为两大理论四派论说.freelercialization)。Involution,指从边缘向内卷

2、缩,如植物的内卷叶。因此该词也可译为“内卷化”,瑞典人口学家Boserup使用该词来描述人口增长推动种植业转向劳动密集化耕作的现象。黄宗智教授赋予该词以新的含义,认为在技术条件不变情况下,在限定的耕地范围内密集的劳动投入超过极限,就导致边际劳动收益下降,并认为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农业耕作在南宋时已接近极限,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是在小农普遍处于超极限的劳动密集投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称为“过密型商品化”,其特点是在有限劳动空间内以超密集的劳动投入弥补土地边际收益的递减,求得勉强糊口的生存。超密集的劳动投入既包括粮

3、食生产,也包括棉、纱、布、茶、桑蚕、甘蔗、果品等供应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小农在这种情况下从事的商品生产,顾不上以赢利和扩充再生产资本为目的,只能以换取维持糊口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和交纳货币租税的银两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经济作物和农民家庭手工业产品的产量有可能增加,从而促进工商业城镇的发展,但农民的单位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不会提高,糊口生活水平也难于改善。这就决定了商品化的蓬勃发展与小农生产停留在糊口水平的现象长期并存、农业产量的明显增长与农民劳动生产率的停滞状态长期并存、城镇工业化的明显进展与农村停滞状态

4、长期并存这三大“悖论现象”的存在,而且还决定了与之相关的另一“悖论现象”的存在,就是“分散的自然经济与整合的市场”并存。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论证是有充分史实依据的。足以支持这一论证的著述,不仅有黄宗智教授所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农村变迁》和《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1368-1988》等力作,还有中外学者近年来发表的大量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化程度越高的南方一些地区,呈现出小农经济过密化越强的迹象。如苏、淞、杭、嘉、湖地区,小农经济商品化程度之高,约居全国之冠。如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农民,多“以

5、蚕桑为务,地多种桑,凡女未及笄,即习育蚕,三四月谓之蚕月,家闭户,不相往来。”2在吴江县,“每岁暮春,邑人多治蚕”3。该县“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织,日夕治丝”4。如此高强度的密集劳动投入却仍然只能使小农家庭勉强维持糊口生活水平。如据时人记载,乾隆年间,吴锡“乡民食于田者,惟冬三月,及还租已毕,则以所余米舂白而置于囷,归典库以易质衣。春月则阖户纺织,以布易米而食,家无余粒也,及五月田事迫,则又取冬衣易所质米归,俗谓种田饭米。及秋稍月余

6、泽,则机杼声又遍村落,抱布贸米以食矣。”5又如据《同治上海县志》记载,当地普遍兼事棉织的农民,以耕田所获,“输赋偿租外,未卒岁,室已罄”,只得靠棉织度日。6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过密型商品化现象呢?黄宗智教授认为是“来自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田场面积的缩减使农民趋于过密化。”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未必尽然。在粗陋的小农生产技术条件下,无控制的自然人口增长,在中国和西欧都曾导致过周期性的人口与耕地比例的失调,但也曾多次由灾荒、战乱、瘟疫之类的残酷的“调节器”而达到新的平衡。在欧洲,1100-1350年的人口增长周期接近

7、约7500万的峰值之时,1348年黑死病开始泛滥,到1450年使人口降到5500万左右,平均降幅约为30%,有些地区可能达到60%以上,接着出现了1450-1650年间长达200年的人口和产量并行增长周期,峰值人口约为1.5亿。值得注意的是:西欧农奴制的解体,英国自耕农的“黄金时代”和接踵而来的圈地高潮,资本主义的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兴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进,尼德兰与英国革命的胜利,都发生在这个增长周期。继之而来的是1650-1750年的下降周期,但降幅不大。此后人口一直稳步增长,不再有下降周期。7同一时

8、期,中国也出现了几次巨大的人口波动,据有关专家推算,中国人口到13世纪初约为1.2亿。1208-1234年,蒙古攻灭金、夏,原金、夏辖区内人口由5500-6000万降到1050万,减少4400万以上,减幅将近80%;到1279年南宋灭亡,损失人口约1000万以上。由此推算,从13世纪初到1279年,中国人口大约从1.2亿降到0.66亿,减幅达55%以上,到14世纪中叶(至正年间),人口可能渐升到0.85亿左右,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