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ID:10717283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第1页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第2页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第3页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第4页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内容提要】本文对一百年来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总结。在此百年中,因乾嘉学风及中国小说研究特点的制约,该研究的性质与成果,具有以事实考据为主,理论建构为辅的文献学属性。而唐代小说的经典地位,既源于自身强烈的原创艺术特质,更在于后世不断的自觉追随与回归。摆脱旧的研究模式的关键在重新考量现象的实质。文学的影响问题,实为主动索取文学资源,进行审美再创造的问题,往前看,这一视角可以将文学影响研究提升至文学“发生学研究”的层面。与格律诗在中国古代诗史上的划时代地位一样,唐代小说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作为这一地位显著标志之一的,是它对宋元明清小说、戏曲在风格

2、与题材方面的巨大影响。对这一现象的评论与阐述始自宋代,但到20世纪,才成为风起云涌的文化变革潮流中的一个热点,形成今日称为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一个学术领域。这一领域的构成,从研究性质与成果形态上考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事实考据,一是理论建构。但是,这两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取得的成就却不对称。前者的成绩论规模足称显学,风气尚未消歇;后者的成就论效益却后继乏力,水平亟待提升。回顾20世纪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无疑是为推动这一研究在新世纪的长足发展,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此。唐代小说影响研究是20世纪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古小说、戏曲研究热潮的兴起首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3、。究其实质,它是变革中的社会政治思潮的附庸,也是哲学领域里的变革潮流在学术领域的反映。1896年,严复译《天演论》传播社会进化论思想,再有康有为“公羊三世说”的推波助澜,在20世纪初大行于中国知识界。进化论主张顺应“天演”规律,通过变法维新以确立新的社会发展观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而新文化运动推翻旧传统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建立新的文学,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先声,以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代表,主张在形式上打破旧的规范,进行新的文学语言与文学体裁的改革;内容上强调文学走向大众化,倡导“活的文学”、“人的文学”、“真的文学”①。但是,对于传统的变革从来是复杂的。一方面,持文化保守主义

4、立场的新儒家艰难地开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力图使其返本开新,适应现代需要,以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破有余而立不足,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实际带有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中的全面反传统的印记,一系列新思想观念的提出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必要的基础,使其倡导的新文化形态在中国社会无异是向壁虚构的蹈空之论。实际上,他们自身也在不断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并向传统文化回归。在这种复杂的思潮之中,旧的文化,包括古典文学没有被消灭,在文化转型时期成为批判性接受的对象,对它的认识与改造不乏发展利用的潜在意识,符合新文化运动的需要。实际上,当小说被视为更新政治、开启民智的重要工具时,对古小说

5、的研究也具有社会更新的意义,阿英就是这样看待古小说研究风气的形成的。在《关于〈中国小说史略〉》中,他提到1897年严复与夏惠卿为天津《国闻报》合撰的《本馆附印小说缘启》,第二年,梁启超作《译印政治小说序》,“以后就陆续出现了很多关于小说与社会关系的论著,和小说的研究如《小说丛话》、《小说小话》、《小说闲评》一类的短章。”事实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就一直被认为是在小说研究领域实践了进化论思想的著作。在研究方法上,则与乾嘉学风及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特殊性有关。王国维指出:“自我朝考证之学盛行,而读小说者,亦以考证之眼读之。”此虽就索隐派积弊而言,却是古小说研究的基本原则,即倾向于文献学——“版本”

6、与“目录”学——的方法与形态。因为古小说在历史上始终是一种边缘性文体,为正统所轻视,属性暧昧,承传流变的历史也极为复杂,作品归属、著录及版本问题多有待稽考梳理;同时古小说散佚严重,使辑佚工作既是手段,往往也是目的;而在创作传统上,古小说、戏曲以讲故事为突出特征,使大量作品与先前文学具有复杂的派生关系。凡此等等,都须借助文献考据学,理清线索,以形成可靠的研究对象。郑振铎曾指出:“研究中国小说的方向,不外‘史’的探讨与‘内容’的考索。但在开始研究的时候,必须先打定了一种基础,那便是关于小说本身的种种版本的与故事的变迁。不明白这种版本的与故事的变迁,对于小说之‘史’的及内容的探讨是有多少的不方便与不

7、正确的。”这“虽不就是‘学问’的本身,却是弄‘学问’的门径”。对故事变迁的研究,则是因“中国的小说,以讲史为最多,即非讲史,而所取的‘题材’往往是‘古已有之’的。在当代的日常生活里取材的实在是寥寥无几。故研究其故事的来源和变迁,也和‘版本’‘目录’之研究,有了同样的重要性”②。这是那时古小说研究的主导思想,而唐代小说作为版本、目录研究的重镇,或作为故事变迁之源的地位,也已经相当明确了。因此,唐代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