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

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

ID:10717612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_第1页
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_第2页
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_第3页
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_第4页
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简析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为你准备了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相信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们找到需要的东西,特整理了本文供大家参考阅读。中药的功效是中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中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中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是经过中医药理论化了的作用。药物使用后,其疗效的发挥情况,除了与辨证的准确与否、患者的情况等有关外,还与药材本身的诸多因素有关:一、药材品种中药计数的传统单位称味,而一味中药的虽然有人主张一物一名一基源,但实行还有困难,目前一味中药的

2、既有只涉及一个品种的,也有包括多个品种的。一味中药如只于一个品种,则不存在品种优劣问题。一味中药如于同一科的多个品种,则各品种之间有优劣差异,如麻黄于麻黄科植物木贼麻黄、草麻黄和中麻黄三个品种,三者之间生物碱的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最低,疗效存在差异。再如木瓜,其主要有蔷薇科落叶灌木贴梗海棠和木瓜(榠楂)的成熟果实,在消食方面榠楂的作用较强。一味中药如于不同科的多个品种,则差异更大,仅《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的贯众,就有30个品种,分别属于6个科,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中药学》6版规

3、划教材中记载的贯众的品种就有鳞毛蕨科的贯众、绵马鳞毛蕨和紫萁科的紫萁三个品种,其中只有绵马鳞毛蕨长于驱虫。二、药材的采收动、植物在其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药用部位各种成分的积累会有不同,因而药性的强弱、疗效的高低及毒性的大小也会有明显差异,如《千金要方》中明确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动、植物药材的采集,既存在特殊性,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对根和根茎类药材,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采收为佳,认为初春津液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

4、秋枝叶干枯,津液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现代研究也发现,人参总皂甙的含量,以采收4~5年的最高;丹参的有效成分在7月采收最高;黄连中小檗碱在生长年限为6年的含量最高,甚至一年之中,又存在差异,以7月份的含量最高。三、药材的贮存大多数中药材,特别是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及色素等药物,在贮存过程中由于鼠耗、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因素,很容易发生有效成分的耗损或药材的变质,不仅中药的疗效难于保证,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古人早就认识到贮存会影响药材质量,《神农本草经序录》就提出了要注意药材的新陈

5、。少数药材,如半夏、橘皮、吴茱萸、艾叶、枳实等则宜陈用,半夏的生品未见有祛痰作用,但放置一年后却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橘皮的有效成分是高沸点的挥发油和陈皮苷,久存后非有效成分的低沸点挥发油散失后,等量的药材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会相对增加,疗效也相应增强。此外,人参及一些动物类药材与花椒、细辛一起共同存放,则不易发生虫蛀;牡丹皮与泽泻共同存放,牡丹皮不易变色,泽泻不易虫蛀。关于中西药配伍禁忌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为你准备了中西药配伍禁忌,相信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们找到需要的东西,特整理了本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引

6、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理化性质改变。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

7、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二、药理变化。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1)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

8、、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2)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3)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如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肝炎。(4)尿酸碱度影响药物的重吸收,酸化或碱化体液,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双黄连与氨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