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

ID:10720764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_第1页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_第2页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_第3页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_第4页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民主制度论文-->[论文内容摘要]建设主体特别是领导者之主体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息息相关。通过对领导者之主体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的内外原因的探究与剖析,可以看出其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深远影响。从民主法治建设的大计出发,我们应从领导者的内外因素着眼,采取有力的措施,保障领导者的主体性能得以正确发挥,以促进国家民主法治的进步。        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有赖于建设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建设主体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和层次。一个有着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又有着较高素养的主体,将是一个“大写”的人,也必将在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中发挥着

2、巨大的光与热。在此,笔者并不从这些大的视角出发,而只是从主体观着眼,从一个相对较小的微观的方面来探讨建设主体特别是领导者与民主法治建设的问题。  建设主体之主体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成败息息相关。在我国,有各种各样的建设主体,他们应在所定位的“角色”内,在法律法规、制度、政策规定之范围内,发挥其积极正面的主体作用,为我国各项事业包括民主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共同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在这诸多主体中,在党和政府以及其他国有组织内负有职责又具有权力的领导者,将起着关键的作用。而领导者之主体观之现状如何,其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影响又是怎样?怎样才是他们正确的主体观等等。相信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

3、对于领导者本身及其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微观上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将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笔者曾于几年前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是否依法办事一项,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依法办事中“乡镇级”占65.4%,“县市级”占57.9%,“地市级”占32.7%。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人对于地市级以下政府的认可度比较低,而且越往下其认可度越低。而在几年后的今天,在网上和其他媒体上看到的有关调查数据以及所披露出来的问题也有极其相似的情况,这不能不使我们进行深入的检讨和思索。可以说,领导者之主体观与其是否依法办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将在文中进一步阐明),正因如此,本文的探讨将从领导者之主体观入手,并将主要以地

4、市(厅)级及以下(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领导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    一、领导者在主体观上的现状    综观领导者之主体观,笔者认为,大概可分为几大类型,即主人类、堂主类、仆从类、游离型。所谓主人类的主体观,就是能以负责的态度在其职责范围内合法、规范、主动和正确履行其各方面的职责,并支持其他领导者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履行其职责。所谓堂主类的主体观,就是把自己当作是一言堂堂主,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唯自己的马首是瞻,以至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搞“家天下”。所谓仆从类的主体观,则是自信不足,唯“一把手”的马首是瞻,无原则无立场,消极应付,盲从、顺从或屈从。游离型的主体

5、观,则是游离于主人类与仆从类之间或者是主人类、堂主类与仆从类之间。  据笔者对某厅局级单位的二十几个部门的侧面了解并进行粗略的分析和归纳,其部门“一把手”为主人类的约占20%,堂主类的在50%以上,其他则游离其间;反观“非一把手”,属主人类的则在20%以下,而其他则游离于主人类与仆从类之间,但大部分往往在最后的行为上消极服从于“一把手”;特别是在其上级和组织部门未能正确、主动履行其职责时更是如此。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群众乃至各级官员的谈论和议论,以及网上等媒介所了解的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的问题更为严重。如“慕马案”本身以及引发的17名“一把手”的落马;“马德案”本身以及扯出的涉案官

6、员,仅市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就有50多人;以襄樊前市委书记孙楚寅为首的“一把手”集体腐败案,其中涉及30多名“一把手”,等等。上述腐败问题很多已经超出了本文所谈的主体观本身,但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的人都存在着主体观上的问题。如果这些“一把手”能有正确的主体观,不搞专制,不搞“一言堂”,没有那种“霸权心态”,能让其他领导者及下属在规定范围内能动地工作,自觉地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如果这些“非一把手”领导者中有部分人能够有正确的主体观并能正确坚持其主体性;如果其组织部门和上级等也能有他们正确的主体观,正确与主动地履行他们本来应该履行的职责,明确这些领导者的职责及权力的运作程序,把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如此等,

7、相信有很多问题是能够及时发现在萌芽状态并加以克服或避免的。对领导者的主体观,笔者认为,可以有下面初步与粗略的结论:“一把手”多为堂主类,“非一把手”多为仆从类(不管是盲从、顺从还是屈从);少部分“一把手”和“非一把手”为主人类。这就是领导者在主体观上的生态分布。笔者同时还发现在“一把手”与“非一把手”主体观上的一些关联现象:当“一把手”为堂主类时,“非一把手”多为仆从类(不管是盲从、顺从还是屈从);当“一把手”属于主人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