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

ID:10724017

大小: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7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_第1页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_第2页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_第3页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_第4页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胡塞尔与历史的意义论文.freelathesisuniversalis)时3),而且在广义的实在本体论上(这种本体论分析单个领域的最高的类,像自然、意识等等)──是独立于个体意识的历史或人类的历史的,正是在这些历史的框架中进行着对这个意义的揭示和发展。这个意义表现为在一种直观中介中的意义,这种直观把握到意义的各个个别因素。概念的历史,就其作为意义的表达而言,对意义的真理没有影响。真理不可能像生物得到功能性的能力那样被获得,它是“空乏意向”(Leerintention)与当下直观之间的非历史性的关联(感官的感知、内感知、外感知、“范畴直观

2、”4等,或者是它的想象的或回忆的修正)。当下直观“充实”了空乏意向。胡塞尔思想首先清楚地表达出对心理主义的反抗,这种反抗一直是他晚期全部先验哲学的前提。与此相应,从一开始便同样遭到抛弃的是一门历史哲学,这种哲学把历史理解为生成和发展。在生成中理性从低级走向高级,并且完全一般地讲,从较少走向较多。在这方面来自于经验推导——经验推导从主观对意义的接近出发——的客观意义的无时间性是无法达到的。本质哲学——它在“观念”的反思层面上继续了《逻辑研究》的“逻辑主义”——证实了对发生学解释的不信任:“本质还原”(eidetischeReduktion

3、)(它把个别事件置入括号,仅仅保留其意义——以及保留通过概念表达出的涵义)正是一种历史还原。世间现实(Dasmundaneenschheit)分开:它揭示了人性的意义:欧洲的特殊性恰恰是它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是它的适用于一切事物的独一无二的观念,即哲学。哲学是欧洲天生的隐德来希26,是它的文化的“原现象”27。这一“原现象”表明,欧洲的存在与其说是一个荣誉称号,――获得者由它遴选,不如说是面对所有人类的责任。此外人类不应该误解“哲学”这个名称在这里所意谓的东西:作为欧洲人的意义的哲学不是一个体系、一个学派或某一特定年代的作品,而是康德意义

4、上的观念,即使命。历史的目的论体现在哲学的观念中。出于这个原因,历史的哲学归根结底只是哲学的历史――就它而言不能与哲学的意识形成相分离。可是作为观念、使命的哲学是什么?它与文化的整体有什么关系呢?人们把哲学规定为观念,因而它的两种本质可以这样描述:总体性和无限性。此外胡塞尔还称之为目的(Telos),“意志的目标”28:它是全体存在者的科学的目的。由于哲学的观念以关于全体存在者的科学的完美实现为目标,因此它只能是“一个永无尽头的规范性形态”、一个“不断开拓的无穷性”29。哲学的每一次历史实现之后,在它的前面永远存在着尚未抵达的观念的地平

5、线。由于观念的无穷性,历史便成为一个没有终点的进程。在哲学之前之外,人类虽然具有历史性,可他们暂时只具有没有地平线的、局限的、封闭的使命――这种使命受短期利益的支配并被传统所规定。公元六世纪在希腊出现了“无限使命的人属(Menschtum)”;一些彼此独立的个人构造了哲学的观念,一些学派随即打碎了“有限性人类”31的受到限制的安宁。这一突变贯穿于从生命意愿到惊叹、从意见到科学之中。在传统中产生了怀疑;真理问题被提出;普遍之物被追求;纯粹的精神共同体32在科学的使命中形成;这种哲学探讨的共同体通过文化和教育而越出自身的框架之外并逐渐改变了

6、文化的意义。因此胡塞尔看出了西方的历史受哲学活动的支配――这一活动被理解为普遍的自由的反思以及一切理论的、实践的、和理想的总体性的典范。简而言之:它包括作为一切规范的无限整体。哲学具有执政官(Archontische)的功能33:“包含一切个别科学的普遍的哲学虽然构成欧洲文化的部分现象,但是在我的全部描述的意义上,可以说这一部分起着头脑的作用,真正的、健康的欧洲精神依赖于它的正常运行。”34如果这是欧洲人属(Menschtum)的意义,如果它通过哲学的观念获得自身的规定,那么欧洲的危机只能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困境。这种困境妨碍了认识――虽然

7、不是在它的局部活动中,而是在它的中心意图中:没有物理学的危机、数学的危机等等,只有科学构思本身的危机以及构成科学的“科学性”的主导性观念的危机,这种危机在于客观主义,即在于把知识的无限使命归结为它的辉煌的应用:数学-物理学知识。关于这场危机的涵义我们将在下面再次提到,如果我们走上相反的道路,在哲学中思考对哲学史的回归并把现象学看作对患病的人类的净化。通过浏览胡塞尔对西方历史的解释,我们便能够观察与此相关的方法论上的问题。哲学反思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鲜明地标划出关键性的问题:历史目的论如何呈现?通过对历史的直接观察吗?可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愿

8、意把西方的全部历史看作是哲学的实现吗?如果哲学家们只能给历史学家提供一个纲领,那么为什么要走历史这条弯路,而不走直接的反思之路?在维也纳演讲中对这个困难――它十分明显地规定了《危机》的哲学的思路――只出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