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ID:10725979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_第1页
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_第2页
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_第3页
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_第4页
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从湿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李慧苹'指导:朱曙东(1.浙江中医药大学2005州310000)关键词:湿邪;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573.3+2文献标识码:A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西医对其病因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亦无特效疗法.本病在中医学上大致属胃脘痛范畴,临床上以胃脘部痞满,纳呆,时有隐痛,嘈杂,乏力,大便不畅或泄泻为主要表现.中医药对此病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

2、,湿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拟从湿来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做一探讨与同道交流.1湿邪为本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因素CAG患者在临床上所表现的脘闷,纳呆,便溏,江西中医药2007年l1月第11期总38卷第299期硕士研究生杭州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杭厚腻及病情缠绵难愈等,无一不与湿邪内停有,然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多为感受外来湿邪所,或由于气候潮湿,或由于涉水淋雨,或由于居处显,都与患者所处的气候,地域,环境等密切相关..受外来湿邪,束缚肌表,影响气机的正常运行,易.本内津液代谢失常,伤及中焦脾胃.内湿多由

3、于矢运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水液停聚所致,与个人贡和其他疾病密切相关.内湿与外湿虽有不同,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健运失职,易导致湿浊内生;而脾失健运,水湿内,又易招致外湿的侵袭.脾胃居于中焦,为全身气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方向发展.如第1条论及温病初起邪犯肺卫,治疗及时即可外解,若邪不得外解,则"逆传心包",为肺热内陷心营,乃病情之急剧转变,病势重险.第4论及邪入营分而见斑疹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斑疹外透而病

4、易解除,否则邪陷于里,势必造成内闭外脱的险恶局面.第16条论及紫舌时,指出凡紫舌因于兼夹瘀血的,治疗当于清凉方中加入活血散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不尔,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证".此乃瘀血互结,瘀热阻遏窍机以致扰乱神明而出现如狂,发狂等险恶证候,而如果在治疗时加入适量活血散瘀之品则可有效阻止这种危险证候的发生.第17条论及温病后期,肾阴枯涸,邪少虚多的情况下,而出现绛舌,但其状都绛而不鲜,干枯而萎,毫无荣润之色,这与热在营分之绛舌明显不同,施治"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此时予

5、大剂滋肾养阴之品以救欲竭之阴,否则,精气涸竭,危局便难以挽回,"缓则恐涸极而无救也",这与《内经》"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感叹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如第19条"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即素禀津气亏损,治当养正透邪,"若神已昏,此内匮也,不可救药."第26条"若舌白如粉而滑,四边色紫绛者",为瘟疫病初入膜原,因疫证传变极其迅速,变幻莫测,治疗若不及时,每易造成邪陷内传而致病情恶化,故特别强调指出"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其意也就在此.2.3新愈于防复新愈于防复,即是在疾病预后阶段采取一定

6、的措施防止复发.叶天士特别强调正气的恢复与调摄,在卫,气,营,血之各个阶段都有论及.如第6条在战汗后"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指出要给患者一个安静的环境等待正气的恢复.此外,他还强调除邪务尽,使邪无可乘之机.如第1O条"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根据大便的溏与硬来决定是否再用攻下法,若便溏则提示湿邪未尽,邪未尽则有复发之虞,应继续攻下;若大便硬则提示湿邪已除,不必再行攻下,否贝Ⅱ即会伤及正气.3小结综上所述,叶天士《外感温热

7、篇》中治未病的思想内容广泛,对后世温病学治未病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学术思想并非局限于在卫汗之,到气清气,入营透热转气,入血凉血散血等分阶段分层次地按部就班地治疗.其更深的涵义值得学者进一步研究探讨.(收稿日期:2007—06—12)?19?JIANGXI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土,性喜燥而恶湿,胃为阳明燥土,性喜润而恶燥,脾胃病则生湿,而湿邪又易影响脾胃功能.《温病条辨?湿》谓:"脾主湿土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症最多."无论中焦虚实寒热诸证,均与湿密切相关.故无

8、论从生理病理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湿邪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湿又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缠绵久长,故湿邪为病,易损中阳,内生寒湿,又缠绵日久,郁而化热;易阻气机,气机失常,反而加重湿邪为病.并且湿邪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与脏腑的功能状态及失治误治等密切相关,素体脾胃虚弱而阳虚者,湿邪易于寒化为病;平素胃中积火热盛者,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