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ID:10726813

大小:7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_第1页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_第2页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_第3页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_第4页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一、引言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产品再生产循环必须经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分配与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形成了物质生产部门人员的收入,包括货币性收入和实物性收入,在交换领域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使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员获得收入。他们的收入以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等形式存在,居民获得收入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工资是劳动力生产要素再生产出来的条件;资本家获得利润是进行投资再生产的动力;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是保证土地生产要素参与

2、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利息是获得社会再生产资金的代价等等。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收入是分配与交换的重要载体,分配与交换是消费的前提,所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居民主要通过社会产品的初次分配以工资形式获得货币性收入和再次分配以配给形式获得实物性收入,私人的交换形式并不发达,货币性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决定作用并不是很大;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货币性收入对消费的决定作用逐渐增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环节,即市场流通环节得到发展。此时,居民获得消费品的途径更多是通过价值形式的收入的支出,而居民的收入也由以货币和实物

3、共同存在的两种形式转化为以货币为主的形式。货币性收入水平理当其冲地决定着消费水平与结构。也就是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实物性收入和货币性收入共同决定消费水平与结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性收入主要决定着消费水平与结构。西方经济理论对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刻画较为系统,主要都基于“消费是关于收入的函数”这个数量关系假定,即C=F(Y),来构建消费函数的,只是其前提假定条件不尽相同。这里我们并不完全赞同西方消费函数理论,但是,其所界定的现期收入、持久收入、相对收入等概念对于阐释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状况还是有一定解释力的。二、基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

4、假定的实证分析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假定”,其中心思想是消费倾向递减,现期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现期净收入,即“绝对收入”。据此,建立模型:C=a+bY---------------------------------(1)其中,C为现期消费,a为自发性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现期收入。为了消除C与Y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回归的影响,对(1)式作双对数变换,来消除C对Y的非线性相关对回归的影响,有:lnC=a+blnY---------------------------(2)该模型存在的问题是:尽管短期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但是从长时期的

5、统计资料来看,消费倾向不一定是下降的(库茨涅茨在1946年其所著的《1869年以来的国民产值》中,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收入消费资料证明:从长期看,美国人的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是相当稳定的,平均消费倾向保持在0.84-0.89之间),这与凯恩斯的理论假设主张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来验证和分析中国消费需求受现期收入的影响度是怎样的。我们根据(2)式,作回归分析结果为:表1:城乡居民消费对现期收入的回归分析结果地区年份abS.ED.WR2

6、城镇1988-19950.4520.9190.9950.031050.953(2.311)(35.942)1996-20030.5690.9080.9980.0086483.183(3.923)(54.675)农村1988-19950.2500.9390.9980.016442.543(2.167)(54.729)1996-20031.7680.7340.8090.034230.826(1.727)(5.531)总体上,可以看出城乡消费的收入弹性都很高,现期收入对消费的解释能力还是很大的。但是在1996年之后城乡消费的收入弹性均有所下降

7、,农村大于城镇。1988-1995年城镇为0.919,农村为0.939,也就是说,城乡居民现期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消费增加0.919%,农村居民消费增加0.939%。1996-2003年,城乡居民现期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消费增加0.908%,下降0.0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增加0.734%,下降0.205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对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状况依然有很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说明,自从1996年以来,城乡居民的现期收入对现期消费的影响力在下降,即除了现期收入以外的其他经济变量(如制度变迁等)的

8、解释力在上升。因此,影响目前中国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是现期收入以及正在提高影响力的其他经济变量。三、基于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定的实证分析这是对绝对收入假定的一种修正和补充。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