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部 郭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师范部 郭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ID:10727392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师范部  郭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_第1页
师范部  郭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_第2页
师范部  郭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_第3页
师范部  郭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_第4页
师范部  郭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范部 郭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河套大学师范部郭进职业倦怠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费登博格70年代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职业倦怠是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由于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身体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众多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而高校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很容易产生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表现为对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兴趣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一、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1、工作时间长。众所周知,时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其它一般职业。有一大部分教师

2、还得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写反思等,人为加重教师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中,使得教师不堪重负,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倦怠。2、心理压力大。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许多不良风气和精神污染,不可避免地渗入校园,抵消了教师辛苦建立起来的教育成果,这让教师难以相信自己的行为能有助于现实的改善,只好降低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心理平衡;教师为了做到为人师表,常常在无意识中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以满足职业需要,而跨出教育的圈子之后,教师又不得不直面思想与现实的各种差距;其次,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教师职业也同社会上许多行业一样,“铁饭碗”正在逐步

3、被打破,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学生择师评教等举措使得众多教师心神不宁,恐慌不安。长期的心理负重和人格冲突,极易导致这一群体产生心理问题,最终就会发展成为职业倦怠。3、角色变化大。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而一名教师往往难以处理两种同时并存但又相反的角色间的矛盾关系,如既要树立教师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这一切使一个富于责任心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之后,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4、经济地位低。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提升,于是有些教师陷入了观望和彷

4、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教学于他们而言意义已并不大了,屈服于职业倦怠也是早晚之事。5、交流沟通少。学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它对个体行为既有助长作用,又有削弱作用。学校氛围好,教师集体意识强,上下级关系融洽,意见容易得到沟通,教师就能体验到安全感,充满自信和自尊。如果学校同事关系紧张,就会产生无归属感和压抑感,这些会迁移到工作中导致压力加剧,从而诱发倦怠。上级的官僚作风、没有同情心、办事无效能,通常是教师抱怨的内容,也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后果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学生个体的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非

5、常明显的。对教师而言,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教师其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性格急躁、紧张、不安、低落和衰竭:觉得自己对工作已经没有什么热情,每天工作的感觉就是累,不想向前冲,不愿意有太大压力,总盼望放假,有熬年头的感觉,自我效能感降低等;在精神上则表现为萎靡不振、缺乏活力,态度上的消极和被动: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不再主动奉献,也不再关心自己对团体是否有贡献,对工作有关的人际关系变得不再愿意积极维护;在工作上则表现为安于现状、害怕挑战、不思进取;在成就感上的缺失:变得敏感,总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对自己负面的评价增多,认为自己

6、能力低下,很自卑。一部分教师由于在职业里体验不到幸福感,于是容易转移兴趣,在其它方面比如打麻将、斗地主等打发时间、寻求心理平衡。教师存在这种消极的情感,必定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消极影响,他们不可能唤起学生情感的愉悦和美的体验,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则往往会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语言、表情、动作传染给学生,进而使学生之间交叉感染。其结果,只会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三、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进行职业体检  什么是职业体检呢?其实,就是对他的“职业状态”进行一次“把脉”。只不过,针对的不是身体,而是职

7、业心理。教师的职业心态在工作中逐渐被磨损、破坏。教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职业心态!这种职业体检既包括学校对教师的一方面,又包括教师对自身的一方面。很多人在工作过程中,过于看重自己的兴趣和感受。其实工作往往是一种“快乐”和“痛苦”相结合的过程。开始一份新的工作之前,既要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追求、理念、个性、兴趣等特点,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业务特长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自己进行综合定位。    2.实行教师流动机制  教师的合理流动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求教师的进一步流动。首先要树立动态的教师管理理念。有流动才有活力,教师只有流

8、动才能挖掘其潜力,才能取得最大的人才效益,才能达到动态平衡,才能实现最佳的社会配置。其次,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为教师的合理流动扫除障碍,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教师的合理流动会促使教育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