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历史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历史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ID:10731611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历史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第1页
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历史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第2页
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历史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第3页
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历史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历史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历史状况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摘要】回溯了漓江上游及两岸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历史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具体措施。【关键词】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具体措施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所在,发源于华南最高峰猫儿山,全长214Km,流经兴安、灵川、临桂、阳朔、平乐五县和雁山等60个乡镇255个村委会。漓江流域以低山、丘陵和岩溶地貌为主,流域面积60.38×104hm2,森林面积46×104hm2,森林覆盖率为76%(含灌木)。多年来.freel2

2、,封山育林2.5×104hm2。完成了青狮潭、海洋山两个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考察和总体规划以及桂林市漓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桂林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设计。编制了桂林市漓江两岸绿化工程——基干林带补植和彩化实施方案。迄今,桂林市、县(区)林业局已先后成立了桂林市漓江绿化管理站和阳朔县绿化工作站,共配设编制60人,并聘用近百名农民护林员,专门负责漓江两岸的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1.2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及石漠化生态治理。10多年来,桂林市在漓江流域共完成人工造林15.79×104hm2,.freel2

3、,在此基础上,开展石漠化生态治理。关闭了漓江上游公路沿线的全部采石场;在漓江沿线10多座石山开展人工植树活动,共植树6.9万株,石山绿化覆盖率达到76%。近年来,桂林市重点实施了漓江基干林带绿化彩化工程,种植枫香、孪树、黄花黄槐、木芙蓉、紫薇等彩色绿化树种20多万株。1.3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六大重点林业工程之一[1],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2]。桂林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漓江上游区域完成退耕还林造林1.19×104hm2,其中退耕地造林0.56×104hm2,荒山荒地造

4、林0.38×104hm2,封山育林0.25×104hm2,大大提高了生态林的比例,增强了涵养水源的功能。1.4漓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森林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目标[3-5]。桂林市在漓江上游建立了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洋山自治区级水源林自然保护区、青狮潭水源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65×104hm2,占漓江流域总面积的24%。经过多年建设,成立了相对应的管理机构,落实了专职人员从事水源林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设置日益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在执行保护区内森林资源管理,

5、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区防火、查处毁林案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生态学的观点,在保护区内广泛使用了野外自计电子仪器、同位素示踪、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技术,保持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三个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生态功能,为漓江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5水源林害虫管理。1998年广西桂林市兴安、龙胜、资源县交界的国家级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曼椆人工林及周围天然林被皱绿柄天牛Aphrodisiumgibbicolle(2,占有林面积的64%,其中列为国家生态补助试点面积的12

6、.1×104hm2,占有林面积的26.4%,每年按4.75元/亩兑现管护经费给农户,有效遏制了乱砍滥伐水源林、阔叶林现象,对保护漓江生态环境,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巨大作用。1.7农村能源建设。桂林市在农村能源建设方面摸索出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多年来,桂林市在漓江两岸实施沼气建设项目,共投入3000万元,累计建沼气池20244座,使漓江两岸沼气池入户率达到60%。沼气的推广利用,解决了两岸大部分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减少了森林资源消耗,从根本上扼制了漓江两岸森林植被的破坏与砍伐,有效

7、保护了漓江流域森林资源。同时,实现微气候建构,节约了资源和能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漓江上游及两岸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存在问题分析2.1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调查与资源利用和毛竹插花林的保护。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兴安、龙胜、资源县交界,由于技术力量不足,虽然与一些大学联合进行了生物物种的考查,如天牛,蚁类名录的编制,但对野生动物的演变调查,如啄木鸟的变化了解,特别是稀有昆虫物种的变化不清楚,如蝎蛉等。对丰富的动物资源也未能形成保护性利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1976年建立之初,由于历史原因,自然保护

8、区内现有群众经营的毛竹插花林133.07hm2。其中约60%分布在核心区和缓冲区。由于当年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社区签订了允许老百姓长期经营砍伐的协议,所以保护区内的插花毛竹林由社区群众一直经营至今。一方面国家法律不允许砍伐,另一方面老百姓多次找到保护区要求砍伐,给猫儿山保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这种矛盾既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同时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