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

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

ID:10731677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_第1页
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_第2页
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_第3页
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_第4页
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配网运行薄弱点及反事故措施论文.freel,以架空线路为主,占总线路长度的77.3%。本文根据中山市农村配网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因素分析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点。1.1天气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中山市处于中国南部珠三角沿海地区,每年的5~10月是雷雨季节,雷暴日普遍超过100日,而农村地区绝大部分属于湿地,是雷电活动的高发区。根据2004年的运行记录,农电公司总跳闸、接地故障次数为712回次,其中经雷电信息系统核实为雷击原因造成的有414回次,所占比率为58.1%。南部沿海也是台风的高发区,据气象局的不完全数据统计,过去10年间,中山地区每年平均发

2、生2.8次影响范围在100km以内的台风。以2003年为例,正面吹袭中山地区的台风(红色以上警告信号)达3次,共造成142回次线路跳闸、接地,占当年总次数763回次的18.6%。可见,雷击和台风对中国南部沿海10kV配网的影响非常大,也是配网运行中存在的两个最大薄弱点。1.2社会环境因素南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存在着很多不利于配网安全运行的因素,具体在交通碰撞、基建工地机械破坏(含开挖)、绿化树木碰触、偷盗电力设施等几个方面。2004年由于以上因素造成农村10kV配网跳闸、接地共82回次,占总数的11.5%,尤其以绿化树木碰触、基建工地

3、破坏以及交通碰撞为甚,几乎每月均有发生,在这些薄弱点方面加大技术管理措施,对降低10kV配网的故障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1.3农村10kV配网的内在因素南部沿海地区自1998年起开展两网改造工作以来,10kV及以下的配网技术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网络架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负荷增长迅猛,而每年两网改造的投资没有明显的增长,致使部分10kV馈线(或支线)重载运行,基于安全运行的原因被迫压负荷处理;另一方面,馈线重载也导致一些旧式的载流线夹,如BB夹、JB夹等出现发热发红,甚至烧毁,引起馈线故障。配变因重载发生故障,引起馈线跳闸或接地故障的情况雷同

4、,往往在连接处发生故障。农村10kV配网中,仍然运行着一部分多年的老型号电力设备,如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阀式避雷器、针式绝缘子、高损配变等,部分运行时间已十几年。一方面,这些老型号的设备相对现行的运行要求,技术标准偏低;另一方面,这些运行已久的设备,其内部绝缘、瓷支柱老化情况严重,经高温或风吹雨淋后易发生故障,导致馈线跳闸或接地,重合闸成功率往往非常低。2004年中山农村10kV配网因设备原因造成馈线跳闸、接地共23回次,重合成功率仅为8.7%。以上统计数据仅针对产权属供电企业的设备,对于产权属于用户的老型号设备,如高低压配电屏、跌落式熔断器

5、、避雷器、配变等,情况就更加严重,而且由于疏于维护,设备发生故障直接导致馈线跳闸、接地的情况就更加普遍了。农村10kV配网中还存在其他容易忽视的薄弱点,例如配电房的防小动物措施不完善、电缆沟坍塌积水等问题。这些缺陷普遍隐蔽性较强、表露征状不明显,而且存在长期持续恶化、缺乏维护的情况。小动物进入可直接导致电气设备裸露部分,如母排、裸导线短路等;电缆沟坍塌可导致电缆挤压致伤、水气进入后而发生故障,而且发生故障后抢修困难、修复期长。1.4运行管理方面的因素运行管理中影响配网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巡视不到位、消缺不及时。巡视不到位,主要是巡视人员技能素质不高、

6、责任心不强;消缺不及时,消缺管理流程不清晰、责任考核不落实。这些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点,使一般缺陷往往得不到及时消除,甚至扩大为紧急缺陷,直至发生10kV馈线或设备故障。2农村10kV配网的反事故措施2.1针对天气因素采取的反事故措施10kV配网实施防雷措施的目的是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特别是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根据近10年来的运行经验,耐张点的悬式绝缘子在雷击时极少发生闪络故障,故障发生点集中在针式绝缘子上,进一步提高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有助于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建议淘汰P-15M型及以下等级的针式绝

7、缘子,逐步将传统的P-20M型更换为PSN型的柱式绝缘子。新架设线路推荐使用双瓷横担(加强型S-210)的装置形式,以加大绝缘子的爬距。线路改造时也可以按这个思路实施技改工作。安装线路避雷器,部分特殊线路段加装避雷线。提高绝缘子的绝缘等级,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不足以保障线路在遭受雷击后能安全运行,配套措施是增加泄雷通道,而安装线路避雷器则是一个经济、简单、有效的措施。线路避雷器安装地点的确定原则是尽量安装在周围无高层建筑物、地方开阔的线路段上,尤其是雷击多发区;周围有高层建筑物屏蔽雷电的线路段可不用考虑安装,以节省投资。雷电高发区的确定,可参考气

8、象部门已确定的雷区分布图;另一方面可借助网上雷电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核实线路是否处于雷击多发区。线路避雷器建议选用非线性、无间隙的金属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