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

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

ID:10732692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_第1页
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_第2页
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_第3页
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_第4页
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影响的探析论文.freel或m3污水/h/m);(2)脱水泥饼含水率(%);(3)化学药剂添加量(Kg/m3污水或Kg/T绝干污泥);(4)动力消耗(K3/h);(6)带张力(kN/m);(7)带有效宽度(mm);(8)滤带运行速度(m/min);(9)气源压力(Mpa)。以上九项指标中,处理能力是评价带式压滤机综合性能的首要指标,然而,污泥脱水处理工艺水平高低和带式压滤机结构设计优劣都是影响其处理能力的直接因素。工艺因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诸如:(1)絮凝药剂选择:目前,聚丙稀酰胺(PAM)是污泥

2、脱水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絮凝剂,PAM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其中每一个离子型又可分为许多种分子量。因此,对不同的处理介质,应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PAM,例如,市政污水一般都需要使用阳离子型,而酒精、金矿尾矿等行业一般都需要选用阴离子型。在定性选择之后,还要进行定量选择,否则,非但达不到提高处理量之目的,甚至有可能造成污泥脱水根本无法进行。(2)助凝药剂选择:不同行业的污水处理或不同处理介质的污泥脱水,所使用的絮凝药剂有所不同,有时还需要添加必要的助凝药剂,例如酒精行业的酒糟脱水,就必须在添加PAM之前,先加入P

3、AC(碱式氯化铝)或熟石灰(氢氧化钙)等,否则就根本无法形成絮体进行脱水。(3)药剂溶解浓度、添加量:确定了药剂的具体品种、型号,就要进行溶解浓度、添加量与脱水效果、运行成本等指标对比的试验,以最终确定运行成本相对最低、脱水效果相对最好、处理量相对最大的工艺指标。溶药装置能否保证药剂熟化时间、熟化状态为最佳、使带式压滤机连续生产性得以充分发挥,加药装置是否能够保证药剂的分子链不被破坏、药剂的活性不被降解,使污泥形成足以承受一定压力的絮体等,都是属于工艺因素方面的问题。这里,我们为了研究带式压滤机本身的结构设计对其处理能力的影

4、响,因此,暂且抛开工艺因素进行分析。2结构设计对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的影响任何一台带式压滤机都是由重力脱水区和压榨脱水区加之必要的辅助系统组成一台完整的机器。2.1重力脱水区絮凝污泥首先进入重力脱水区,絮凝产生的游离水绝大部分需在该区被脱除。所以,重力脱水区是影响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首当其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重力脱水区内,絮体沉淀在滤带之上,游离水需要通过絮体透过滤带而脱除,这就给长度有限的重力脱水区段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要在整机尺寸和重力脱水区长度不变的前提下最大地提高该区的效率,在其结构的考虑上,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很有实效:(1

5、)设计具有一定仰角的上倾式滤带运动结构,这样,污泥随滤带向前运动时,大部分游离水将倒流回入泥口处的湍流区(图1),在湍流区内絮体尚在生长过程加之受污泥泵的推力作用,完全处于运动状态,所以,游离水不会受絮体层的阻碍而极易被脱除。实践证明,其仰角以30左右为益。例如:山东仓上金矿进行的工业性试验中,使用DY3000型(3000mm带宽)带式压滤机,原设计重力脱水区是水平的,经改造为上倾式后,处理效果和处理量都有明显提高。(2)设计多级错位布置的犁耙梳泥结构,使移出湍流区平铺与滤带上的污泥不断受到梳理,以使未及倒流回湍流区的游离水

6、被及时滤掉。其犁耙级数和耙齿间距的设置应根据重力脱水区的长度和对各种处理介质的适应性来综合考虑进行设计。(3)在满足整机结构尺寸的前提下,重力脱水区长度尺寸应尽可能加大,以求得最长的重力脱水时间。2.2楔型脱水区随着滤带的运转,污泥进入楔型脱水区,楔型区兼有重力脱水和压榨脱水的双重作用,所以,楔型区亦是影响带式压滤机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当污泥还处于自由重力脱水具有较强流动状态的时侯,若对其突然施压,势必会造成污泥快速向受压点四周扩散,倘若由两条滤带组成的夹角很大,即污泥突然进入由两条滤带组成的挤压部,则必然造成

7、从滤带两侧外卸产生“跑泥”现象。(图2)产生“跑泥”就无法压出泥饼,也就更谈不上提高处理量。从这一点上讲,楔形角应越小越好。但是,若楔形角设计过小,从重力脱水区过来的污泥不能全部进入楔型区,直接造成污泥在楔型区入口处堆积从滤带两侧外溢。此时,只能减小污泥泵流量以保证脱水工艺的稳定,这样反而减小了处理量。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整个脱水工艺过程发生紊乱。(图3)究竟楔形角多大才合理,应该结合重力脱水区的长度,滤带运行的速度范围,滤带的透水性能,楔型区的长度、带式压滤机设计最大处理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应保证即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重力脱水区

8、送来的污泥,又可以使污泥在楔型区内尽可能早的接受缓慢递增的、污泥向滤带两侧扩散外溢趋势极小的预压,使污泥中剩余游离水的脱除量完全满足污泥逐渐增稠变硬的要求,从而顺利地过渡到压榨区。实践证明,对于大部分处理介质,若入料固含量按≥3%计,其楔型区设计长度大于2m,楔形角设计为1.50左右,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