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

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

ID:1075420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_第1页
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_第2页
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_第3页
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当前干部浮躁心理浅析浮躁,一般常指个体的情绪壮态和人格特质,但当浮躁成为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一种不正常心理和行为时,就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深对各级党员干部工作、生活、身体、心理各方面情况的把握和了解,4月,我们结合县、乡两级党委班子换届工作,就当前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以及生活状况,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调研。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较严重浮躁心理”的占28.6%,认为“有浮躁心理,但不普遍”的占62.3%,说明干部浮躁心理已经成为当前干部

2、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予以及时疏通、化解。一、干部浮躁心理的主要表现干部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心态不稳,患得患失,追名逐利;二是思绪不宁,东一榔头西一棒,不能平心静气抓学习、谋发展、思长远;三是自视不浅,期望过高,攀比过甚,一帆风顺时沾沾自喜,偶有挫折时怪组织怪他人;四是焦虑不安,既想干事又怕干不好事、做错事,思前想后,慌乱紧张。干部浮躁心理转化为行为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好大喜功型。干工作华而不实,重形式不重实效,重数量不重质量,热衷于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数字工程”。在问卷调查中,

3、有53.7%的调查对象认为好大喜功是干部浮躁之风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居于首位。急功近利型。什么“显眼”就干什么,不愿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今天盖高楼,明天建广场”,热衷于“短、平、快”;急于表现、急于升迁,往往“一个板凳还没坐热”就开始经营下一个“升迁”计划,甚至投机钻营、跑官买官。问卷显示,调查对象中87.5%的“普通党员群众”和66.7%的“市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持此观点。情绪工作型。干工作凭个人喜好和情绪好坏,喜欢挑三拣四,感兴趣的事风风火火,不愿做的事推三阻四,受得了表扬受不了批评,受得了激励受不了委屈,工作干劲时高时低、摇摆不定。好逸恶劳型。工

4、作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议论人时间多,琢磨事时间少,遇事能拖则拖、能躲则躲,做“老好人”,说“老好话”,拉关系、和稀泥;生活上追求玩乐,贪图享受,热衷应酬。此类型在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干部身上和人事调整的关键时期表现尤为突出。粗枝大叶型。作风虚浮,工作不求深入,问题不求甚解,遇事不愿动脑,习惯于凭经验办事,照搬照套,喜欢“发号令”、“拍胸脯”,方法简单、粗暴。二、干部浮躁心理带来的危害古人云:“心浮则气躁,气躁则神难凝”。干部的心浮气躁,直接导致干部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首先,干部浮躁严重影响事业发展。75%以上的调查对象认

5、为干部浮躁心理最大的危害就是谋人谋位不谋事,直接影响干事创业的氛围,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尤其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事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和持续增长的后劲。其次,干部浮躁直接影响干群关系。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或多或少握有一定的权力,工作飘浮、不求深入,视群众呼声于不顾,就容易导致滥用职权、盲目决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劳民财、损民利、伤民心,让群众不信认,让百姓不满意,使干群矛盾加深、党群关系受损,侵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第三,干部浮躁势必影响社会风气。干部追名逐利之风容易导致工作上的勾心斗角、经济上的权钱交易、用

6、人上的跑官要官和人身依附,势必打击干事创业者的工作积极性,成为社会不良风气的“催化剂”,直接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第四,干部浮躁必然影响干部自身健康成长。一个浮躁的干部难以全心投身于学习、工作,难以及时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必定难以迅速成熟成长;同时,浮躁过盛必然坐立不安,吃不下、睡不着,由“心病”转化为“身病”,导致人体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调,引发身体亚健康状况。在调查中,就有65.6%的受访对象认为浮躁的人难相处共事。三、干部浮躁心理产生的原因从客观来看,造成部分干部浮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转型期负面效应诱导。当今社

7、会正处于一个传统向现代、封闭向开放、计划向市场的全面转型时期,带来了新旧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突,整个社会在追求进步、发展、致富的共同目标下,都表现出较强的的躁动不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少数干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萌生,造成他们信仰缺失、情感困惑、精神焦虑;二是制度缺陷造就。当前干部考核体系不够科学,评价指标不尽合理,存在以票取人、以学历论人、以地方条件好坏取人、以年龄划线“切人”的现象。65%的受访对象认为没有形成科学的政绩观和用人观是基层干部产生浮躁的主因,加之用人条件不公开、选任程序不透明,个别时段和地方干部调整较为频繁,“想不浮躁

8、都难”;三是工作高压力引发。目前基层工作任务超负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