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论文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论文

ID:10766195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论文_第1页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论文_第2页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论文_第3页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论文关键词:乙草胺毒理乙草胺(Acetochlor)是选择性旱田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大豆、棉花、甘蔗及多种菜田,每亩一次施药50~80g可控制整个生长期无杂草危害,是有推广价值的新型除草剂。急性毒性经口、经皮LD50分别为2148mg/kg、4166mg/kg,SD大鼠亚慢性90d喂喟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2mg·kg-1..d-1,.freeles、微核及睾丸染色体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我们又进一步作了两年致癌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样品95%乙草胺由江苏省昆山化工厂、南通化工厂、辽宁省大连农药厂、河北省宣化农药厂分批提供。1.2实

2、验动物清洁级5周龄SD健康大鼠,由上海BK公司提供,动物检疫驯化1周开始给药。设1个对照组.freelg/kg·饲料3个投药组,按鼠日均进食量折算剂量相当于12、42、120mg·kg-1..d-1。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每组雌雄各48只,共384只。1.3动物饲养试验在全封闭屏障系统内进行。其系统内平均温度(22±4)℃,湿度(55±10)%,光照200lx左右,空气经初、中、高三级过滤(过滤率为99.97%),换气12~16次/h,系统保持微正压,噪音60dB以下,氨浓度20mg/kg以下。采用自动饮水装置供动物饮用。动物在悬挂式铝合金笼内单笼饲养。饲料经60Co照射为无菌粉料

3、。试验期间动物自由摄食饮水。1.4临床观察体重称量0~13周每周1次,14~26周每2周1次,27~104周每4周1次。耗食称量:每周1次。每天观察1次,濒死动物每天观察两次。1.5病理检查试验期间濒死或自然死亡动物随时解剖检查,于第52周做阶段解剖,每组雄雌动物各5只,其余均在活体试验终期(第104周)全部解剖。取出脑、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气管、肺、心、肝、脾、肾、肾上腺、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盲肠、直肠、肛门、胰腺、膀胱、前列腺、精囊腺、睾丸、卵巢、附睾、子宫、乳腺、皮肤、大腿骨、胸骨、淋巴结、眼球、唾液腺及所有肉眼认为异常的组织及脏器。称重脏器包

4、括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脑、睾丸、卵巢。标本经体积分数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固定5~7d,取材之后再次固定12h。组织以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树胶封固。光镜检查。记录病变的种类及程度。1.6数据处理体重、耗食等用t检验。肿瘤发生率、死亡率等用χ2检验。2实验结果2.1肿瘤发生率本试验384只动物其中222只出现肿瘤,雄性95只(42.97%),雌性127只(57.21%),雄雌比1∶1.3,这种差异与雌鼠脑垂体和乳腺肿瘤的自然发生率较高有关。基中垂体肿瘤高剂量与低剂量分别为25%和37.5%,雌性分别为54%和62.5%。乳腺肿瘤雄性各组只是

5、偶发1~2例,雌性对照组为33.33%,高剂量组为35.41%。白血病雄性对照组1例,而高剂量组未发现,雌性对照组1例。高剂量组2例。肺腺瘤雄性对照组及中、高剂量组各1例,雌性仅高剂量组出现1例。肝癌雄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各1例,雌性各剂量组均未发生。甲状腺瘤雄性剂量组发生率较高,低剂量组2例,中、高剂量组各1例,而雌性仅高剂量组有1例。甲状腺癌雄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各1例,雌性仅高剂量组有1例,这些差异均无显著性(表1)。2.2肿瘤检出数在222只发生肿瘤的大鼠中共检出298个肿瘤,其中每只有1、2、3、4、6个肿瘤的大鼠分别为166、41、6、8、1只。平均肿瘤数对照组、低、中、

6、高剂量组雄性依次为1.0、1.45、1.11、1.18个;雌性依次为1.43、1.43、1.41、1.81个。各组均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2.3不同时期肿瘤发生数各剂量组大鼠肿瘤发生时间,除雄性低剂量组1例脑垂体肿瘤发生于第10个月外,其余都在1年半以后发生,在发生时间上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2.4动物自然死亡累积、时间及死因分析中途自然死亡动物的累积数,对照组与高剂量组雄性分别为18只(37.50%)、15只(31.31%);雌性分别为19只(39.58%)、16只(33.33%),无统计学意义。动物死亡时间各剂量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中途死亡动物主要死因为脑垂体肿瘤、

7、乳腺肿瘤、白血病等,各剂量组无明显差异。3讨论本试验结果高剂量组出现轻度中毒现象,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受到抑制7%,各剂量组104周生存率均在50%以上。而且死亡大鼠自溶不能进行病理检查者不超过5%,这些都符合国际致癌试验的设计要求[1]。表1各剂量组肿瘤类型及发生数(只)肿瘤雄性雌性0(mg/kg)200(mg/kg)700(mg/kg)2000(mg/kg)0(mg/kg)200(mg/kg)700(mg/kg)2000(mg/kg)肺腺瘤10110001心纤维瘤010000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