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

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

ID:10766590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_第1页
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_第2页
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_第3页
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_第4页
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蕴论文..毕业论文关键词:初次分配收入差距公平思想现实意义论文摘要: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思想提出有三个原因:一是多种因素造成了初次分配严重不公;二是靠多次分配无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三是“社会更加注重公平”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思想有两方面内涵:一是对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科学理解;二是初次分配体现公平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现行旧体制。提出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义有三点:一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三是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

2、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在这一分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收入分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带来了很多分配的问题,其中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鉴此,胡锦涛在十七大作报告时首次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毕业,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体现公平,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它将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将会缩小,民生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本文试就社会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思想产生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作些粗浅的探索。一、初次分配的公平

3、价值思想产生的背景(一)多种因素造成了初次分配严重不公一是初次分配中的体制不健全是造成初次分配不公最重要的原。导致初次分配收入不公平的主要因素是初次分配中体制健伞,导致大量灰色收入的存在。在中国现实社会环境下,有些强势社会群体违背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通过不正当手段和途径在初次分配中捞取巨额好处,就很难说是一种公平的分配。在灰色收入的来源方面,主要有:财政、社保、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等公共资金的漏失;金融腐败普遍存在;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现象;土地收益流失;垄断行业收入。二是城乡、区域、行业等差异是造成初次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城乡收入差距l98

4、0年为2,5倍,1985年缩小到1.9倍,2004年则为3.2l倍,2005年为3.22倍。地区收入差距,城镇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年东部是西部的1.3倍和1.2倍,2004年为1.5倍和1.9倍;将东部最高地区与西部最低地区相比较,2004年上海的城镇人均收人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贵州的2.3倍和4.1倍,2005年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贵州之比是1:0.23。行业收入差距1985年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是1.45倍,2004年为3.55倍,细分行业高低收入之比为7.52倍。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城镇居民最高收入10%住户的收入与最低收入10%住户的收入

5、之比,1985年为2.9倍,2004年达到8.7倍。这些数据说明,社会财富正在呈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明显偏大。三是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收入过低也是造成初次分配不公的原因。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是分配率。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则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分配率指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劳动收入过低,且持续下降,严重造成社会不和谐。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中显示,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其问从2004年开始,在按支出

6、法统计的地方GDP构成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呈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降至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降至40.6%。而目前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劳动者报酬占56%左右.企业经营利润占12%左右。(二)靠多次分配无法解决初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一是理论上,靠再次分配无法解决初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现阶段更多和更大的分配不公是在初次分配。初次分配要解决的主要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再次分配之所以不能解决初次分配中的问题,主要原因有: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

7、部的分配问题,政府不能通过财政手段直接干预,只能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第二,政府面对众多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可能具体掌握每一个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状况,没有能力和手段削峰填谷;再次分配的收入调节功能主要是面向全社会的粗线条调节,是宏观调节,解决社会意义上的公平问题,而不是解决企业内部工人工资偏低,管理者收入过高这类微观问题。因而,从理论上说,靠再次分配是无法解决收人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的。二是外国的实践证明再次分配难以缩小初次收入分配差距。黄春生在《累进税制累了谁?租税优惠肥了谁?》中指出:从采行所得税制和社会福利计划最成熟的英、美两国的实践经验证明,累进税制和福

8、利计划难以缩小贫富差距。采用累进税制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