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投 平胃建功

异病同投 平胃建功

ID:1076770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异病同投 平胃建功_第1页
异病同投 平胃建功_第2页
异病同投 平胃建功_第3页
资源描述:

《异病同投 平胃建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异病同投平胃建功山西中医学院 夏津滨病案一:张某,女,21岁,体胖,便秘4年余,3~4天一次大便,且排便不畅,量少,平时常自觉肚脐周围硬满,喜食肉,食后腹胀,欲食而不能食,小便调,眠可,月经调,量少色暗;舌淡红苔白脉细弦。证属脾气不足,湿阻胃肠,传导无力。治以健脾化湿,行气通便。处方:生苍术12g厚朴9g陈皮9g炙甘草3g生大黄6g生山楂9g五剂服药后,大便通畅,日一次,腹胀减轻,纳可。嘱其再服三剂。服后诸症皆消。病案二:夏某,男,23岁,体瘦,大便不成形伴腹泻一月余,加重两天,现大便臭秽,粘滞不爽,小便色黄;少腹隐隐作痛,按之痛甚,胸部时有不定

2、位隐痛;嗳气频作,纳少,易饥,偶有烧灼感,饥饿痛,舌红苔心腻脉弦缓。证属脾虚湿盛兼有食积,治以健脾化湿,行气导滞。处方:生苍术12g厚朴9g陈皮9g炙甘草3g生大黄6g生山楂9g三剂服药后,诸症皆减,停药后两天告知诸症皆无。体会:病案一:便秘即指大便秘结不通致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困难,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种疾病均可引起便秘,多是大肠积热(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临床治疗便秘应辨明虚实寒热(多有实秘、虚秘之分),后予治疗。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以实热秘为多,但湿秘亦多,且患者多选择三黄片、牛黄解毒片之类,初服疗效甚

3、喜,久服则效不佳,且出现很多弊端。熟不知,热证宜清,湿邪难解,又久服清泄之药、攻伐之剂,致脾肺气虚、精血受伤之自然之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大便难。”患者脾气不足,复感受湿邪或过食肥甘厚腻,可导致湿邪阻滞胃肠,气机不畅,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内停不得下,致使排便周期延长或排便困难。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将本证分成五类,称为“五秘”,即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其中的湿秘是指现在常见的因脾虚而导致传导不利的便秘。对于此种便秘,医者在问诊和辨证时,应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或者大便的质地来判断是热秘还是湿秘,而非见到便秘就纯用攻下

4、之法,全然不顾患者体质。笔者对于此种便秘投以健脾化湿、行气导滞之平胃散,方中加山楂以“醒脾气,消肉食,破瘀血,散结消胀……”(《随息居饮食谱》),加大黄以“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汤液本草》)。病案二: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所伤,常易累及脾胃,脾阳不振,湿自内生,而脾喜燥恶湿,得阳始运,遇湿则困,湿邪下注肠道而为泻。《罗氏会约医镜·泄泻》谓:“泻由脾湿,湿由脾虚。”《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

5、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可见,脾虚与内湿互为因果,或因脾虚生湿,或因湿盛困土而致脾虚。如果纯用补剂则会碍脾胃运化,反而加重病情。采取祛湿健脾,使胃气得平,平胃散实为最佳方剂。方中加生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湿,安和五脏”(《神农本草经》),加山楂以“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本草纲目》)平胃散的理解:中医素有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治疗原则,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病证,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变化时,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异病同治者较多,然异病同

6、药甚至同剂量者却少之又少。上述两则病案为笔者和吾师(山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高建忠副主任医师)的两则病案,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投以一样的药难道纯属巧合吗?平胃散真有奇效?这正是中医魅力所在。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首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后世将其誉为“治脾圣药”。《删补名医方论》中说:“内经以土运太过日敦阜,其病腹满;不及日卑监,其病留满痞塞。张仲景制三承气汤,调胃土之敦阜;李杲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监。培其卑者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谓。……名日平胃,实调脾承气之剂。”可见,平胃散用于湿困脾胃者,使湿祛脾健,而胃气得平,故方名“平胃”。湿滞脾

7、胃,表现为阻碍气机,见脘腹胀满暗,消化迟钝,不思饮食;下行而大便糖稀或大便粘滞不爽;湿滞胃气,则恶心呕吐,嗳腐吞酸;湿性重浊,故见肢体沉重,倦怠嗜卧等,治以健脾化湿,平胃散实为最佳方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