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小学语文卷第二

试题小学语文卷第二

ID:10769641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试题小学语文卷第二_第1页
试题小学语文卷第二_第2页
试题小学语文卷第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题小学语文卷第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3》教学设计同安区汀溪中心小学陈菁真一、教材说明。《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观察图片、联系实际、学生交流等各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对子歌,感悟对子歌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地球,热爱大

2、自然里的自然景象、植物和动物。 2、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会读对子歌。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课件。课时:第一课时三、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欣赏美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大自然里去欣赏美丽的景色,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师:好,那我们就出发吧!1、课件出示几组图片。2、说话训练。师:欣赏完美丽的景色,你还记得刚才看到了什么吗?你能用老师给的这个句式说一说吗?(黑板)3、指名说话。(二)美景与文字的结合,初读课文。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我们大家都应该爱她。昨

3、天老师布置你们预习的识字3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有兴趣听老师读一读?老师读的时候,你们也要拿起笔画出鼻音、轻声、翘舌音、唇齿音等。1、教师范读。2、小组合作读课文。注意生字,读准字音。画出鼻音、轻声、翘舌音、唇齿音等。(三)图文结合,理解词语,学习生字。按小节学习课文,学会生字,弄懂词语的意思。师:正如刚才所看到大自然里有很多奇妙的自然景象,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第一小节:1、齐读第一小节。(大屏幕展示第一节的文字)2、自由读读一下这些字(课件显示以下生字:雾、霜、霞、朝、夕),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字?(雨字头、十月十日、观察

4、图片,联系实际识字: 什么时候分别会出现这些自然现象?谁见过,分别是怎么样的?——练习用这些生字说话。)师:这些字我都给它找了一个朋友。谁会读?3、课件出示词语“朝霞、夕阳、晨雾、秋霜”。4、练习朗读这一小节。(教师带过“云对雾”和“和风对细雨”,去掉“对”字读一读。“云雾”是一个词语,“和风细雨”是一个成语。)第二小节:师:欣赏完自然景象,让我们一起到一个大花园去看看。1、指名读一下第二小节。(大屏幕展示第二节的文字)2、课件出示其中的五个生字,并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及时正音。3、说说你有好方法可以更快地认识并且记住这些生字,包括字形和生字的大致意思。(如:比较“蝶、蜂”字形

5、的异同;用这些生字分别组词;猜字游戏: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一块石头上——“碧”……)4、多种形式朗读这一小节,“万紫对千红”去掉中间的“对”字再读一读——万紫千红。(万紫千红要形容的是百花齐放,颜色艳丽的景象。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景象。)这也是个成语。读成语,欣赏多媒体图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当你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象时你会说些什么?第三小节:1、齐读第三节。2、说说怎么认识并记住其中的三个生字——“李、杨、秀”3、在这一节中也隐藏着成语,你能找出来吗?(山清水秀、鸟语花香)4、看一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多媒体图片。这么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环保意

6、识,千万不要去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四)巩固练习,掌握生字。师: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礼物。1、读生字卡。2、读多种形式读课文。3、布置学生收集对子歌。(五)、书写指导1、观察“和”在田字格的位置,并组词。2、课件播放“和”的书写方法。3、学生练习写字。四、设计说明1、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手段之一。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课堂上自由地读,自主地读,读悟结合,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对子,学习对子。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力求利用多媒体有效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起某种联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