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临检2012年上报血凝室间质控参考值

省临检2012年上报血凝室间质控参考值

ID:10772458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省临检2012年上报血凝室间质控参考值_第1页
省临检2012年上报血凝室间质控参考值_第2页
省临检2012年上报血凝室间质控参考值_第3页
省临检2012年上报血凝室间质控参考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省临检2012年上报血凝室间质控参考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省临检2012年上报血凝室间质控参考值(以下数据为STAGO全自动及配套原装试剂ISI=1.31测试值,仅供参考)上半质控: PTINRAPTTFIB1#36.33.7457.52.742#56.66.6971.82.483#14.41.1135.22.554#14.01.0734.92.535#34.33.4756.12.47 注:*3号、4号值PT、INR、APTT、FIB不可相差太大(重点)(均为正常值);*2号为极高值,一般实测较低,1号、5号为高值(除FIB);*FIB含量均为正常值,2.5-3.

2、00g/l,不可溢出太多;*ISI及INR值注意不要照搬照抄,ISI值为试剂标称值,INR为本机对应实测PT值的对应INR值。(或者依据公式自己计算)。BD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临床分析及评价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者:张景艳郑宏图钟学良热度8票  浏览146次时间:2011年4月26日11:39  [摘要] 目的 对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04例血标本进行需氧及厌氧培养,分析阳性率、检出菌的种类、阳性检出时间、假

3、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204例血培养,有55例阳性,共分离细菌55株,阳性率为27%;未发现假阳性及假阴性;24h内阳性占68.9%,48h为89.6%,72h为97.3%;阴性报告为5d。结论 使用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大大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间,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减少污染等优点。  [关键词] 血培养;细菌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标本来自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主要为住院病人,患者在高热、寒战临床症状出现时及时采血。根据使用培养瓶的种类,

4、无菌采血3ml~10ml注入瓶中,及时送检。  1.2 仪器与培养基  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美国BD公司生产的血培养瓶,我们应用的主要有需氧、厌氧树脂瓶和儿童瓶等。  1.3 检测原理  当培养瓶中细菌繁殖产生CO2,培养瓶底部有对CO2敏感的荧光物质,CO2激活荧光物质,荧光强度与CO2浓度呈正比。培养孔位底部有荧光探测器,可探测到培养瓶中荧光强度,并将数据传输到微处理器,经过运算判断培养结果,一旦培养瓶达到一定的荧光,仪器自动报

5、警。  1.4 方法  临床采集血标本及时送检放入仪器中,35℃旋转培养,仪器每10min自动检测一次,阳性则报警并显示,5d无细菌生长报告为阴性。阳性标本立即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瓶内培养液转种血琼脂平板及麦糠凯平板,必要时加种巧克力平板置35℃二氧化碳培养箱过夜,厌氧瓶报警用厌氧血平板转种放置厌氧环境培养,同时作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并把结果报告临床。经纯培养的菌用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做鉴定及药敏实验。  2 结果  2.1 血培养阳性率及报阳时间  204例血培养标本中,

6、有55例阳性,阳性率为27%,24h内阳性占68.9%,48h为89.6%,72h为97.3%。  2.2 血培养分离菌菌种分布在检出的55株菌中,包括了多种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分离率居前三位的是人葡萄球菌(18.2%),大肠埃希菌(10.9%),丙酸棒杆菌(7.27%)。各菌属检出情况见表1。表1血培养阳性主要的细菌、真菌种类与百分比菌种名称株数百分比(%)菌种名称株数百分比(%)革兰阳性球菌2850.9解葡萄糖苷棒杆菌11.82金黄色葡萄球菌11.82短杆菌属11.82溶血葡萄球菌11.82革兰阴性杆菌

7、1832.7浅绿汽球菌11.82肺炎克雷伯菌11.82沃氏葡萄球菌11.82粘质沙雷菌11.82人葡萄球菌1018.2产气肠杆菌11.82表皮葡萄球菌35.45鲍氏不动杆菌11.82藤黄微球菌11.82生癌肠杆菌23.64粪肠球菌23.64大肠埃希菌610.9屎肠球菌11.82布鲁氏菌属11.82麻疹孪生球菌11.82缺陷短波单胞菌11.82星座链球菌11.82木糖氧化无色杆菌11.82缓症链球菌23.6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1.82克氏库克菌11.82铜绿假单胞菌11.82革兰阳性杆菌712.7真菌23.6

8、4丙酸棒状杆菌47.27光滑假丝酵母11.82枯草芽胞杆菌11.82热带假丝酵母11.82  2.3 假阳性与假阴性  未发现假阳性,所有阴性结果均转种培养及涂片镜检未发现假阴性。  3 讨论  3.1 血液感染细菌菌群的变化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血液感染的主要病菌[3]。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以及现代化的诊疗技术如介入治疗、器官移植、肿瘤放疗及化疗药物的应用等破坏了人体正常防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