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

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

ID:10776328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_第1页
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_第2页
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_第3页
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_第4页
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有奖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论文..【论文摘要】近年来,有奖销售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首先对有奖销售的现状进行回顾:有奖销售的概念、主要形式,有奖销售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归纳了有奖销售的三个问题:(一)借有奖销售的形式提高主商品的价格;(二)部分“奖品”质量低劣,不能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三)由“奖品”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难以落实。然后通过对有奖销售的会计成本核算、消费者支付对价、有奖销售与赠与的差别的深入分析,使我们对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属性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得出“有奖销售中经营者对赠品的责任等同于卖品的责任”这一结论。最后,探讨了有奖销售中经营者

2、的责任形式:赠品自身质量问题和赠品自身损坏造成财产损失的,适用违约责任;赠品因缺陷造成人身伤害..,造成缺陷赠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属于侵权责任。同时从“有奖销售的附赠品应该保证质量”、“有奖销售的附赠品适用‘三包’条款”、“对赠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三个方面,论述了有奖销售中如何通过有关法律条款的适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种类得以丰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供求形式也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不应求转为当前条件下的供大于求,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商品经营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宣传推销产品,采用许多灵活的促销手段,有奖销售就是这些促销手段中的常见形式。部分商品经营者利用法律法规的缺位以及消费者认识的不到位,割裂“奖品”和商品的紧密联系,将有奖销售中的“奖品”视同无偿赠与的赠品,不保证“奖品”质量,不对“奖品”实行“三包”,甚至进行欺诈性有奖销售,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就有奖销售中的法律问题及消费者相关权益的保护进行粗浅的探讨。一、我国当前有奖销售的现状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奖

4、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有奖销售在实践中又具体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同种类商品的附赠,如买一台空调奖励一台同型号的空调,通常所说的“买一送一”就是这种情形;其二是不同种类商品的附赠,如买手机时赠送呼机等。有奖销售是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一种竞争现象,它的积极作用在于为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创造有利的产销条件,促进商品销售,而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对于正当的竞争秩序而言,它不但会扭曲本应建立于商品的质量、性能和价格等因素之上的效率竞争,还会给正常的商业经营者造成不利和混乱的竞争环境。对消费者的利益来说,有奖销售会诱使顾客偏离购物的

5、本来意图,使之不去考虑商品的质量、性能和价值以及是否实际需要等本应考虑的因素,而是受到额外好处的影响去购买,最终损害了消费者自己的利益。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市场竞争已相当激烈,有奖销售的形式对于商品经营者启动市场,搞活企业,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奖销售行为也得到我国法律的确认。如1993年颁布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

6、000元。这些规定虽然对有奖销售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对有奖销售中的“奖品”没有进行法律定位(即没有说明“奖品”是否完全等同于无偿赠与的赠品),没有对“奖品”的“三包”等与消费者权益相关的事项作出明确,使一些不法经营者钻了法律的空子,只管有奖销售的促销效果,不顾“奖品”的奖后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屡有发生。二、有奖销售中存在的问题有奖销售表面上看似乎使消费者获得了主商品之外的额外收益,但天下没有的宴席,消费者往往对有奖销售暗含的成本及可能构成的损害后果知知甚少,不法经营者正是利用消费者贪占小便宜的消费心理及盲目参与的热情赚取不法利益。对有奖销售中

7、的常见问题,笔者总结如下:(一)借有奖销售的形式提高主商品的价格。有奖销售中“奖品”的附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商品以市场价出售同时附赠一定价值的“奖品”;另一种是主商品以高于市场价的一个价位进行出售,同时附赠奖品。无论是那种情况,经营者都进行了认真的经济核算,要么服务于其市场占有战略,要么服务于其资金回流战略,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说前一种形式可以使消费者额外受益的话(实际上消费者会因此失去货币利息等增值价值),那么后一种形式就是商品经营者将经营成本向消费者的直接转嫁,消费者往往因为获赠了“奖品”而对此浑然不觉或不去计较,给自身利益造成了隐性损失。(二

8、)部分“奖品”质量低劣,不能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奖品”质量不能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