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

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

ID:10777007

大小:7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8

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_第1页
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_第2页
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_第3页
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_第4页
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现代货币的伦理悖论及其规制 在现代社会,货币已如空气,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在市场经济中,货币不仅是交换媒介,而且是生产要素。一旦货币成为资本,就会遵循趋利原则,既能优化资源配置,造福人类社会,也会释放人性贪欲,引发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往往会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索。由此,对通货膨胀进行伦理分析就成为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必要环节。通货就是钱,膨胀就是多,换言之,通货膨胀就是相对于市场需求,货币的发行量过多。货币本真的伦理意义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否,以及如何违背了这些货币伦理价值?让货币回归其伦理维度,我们需要在通货膨胀与就业、经济增长之间进行怎样的道德抉

2、择?笔者就货币生成的伦理意义、通货膨胀造成的伦理风险以及消除通胀需要进行的道德抉择进行深度剖析。  一、现代货币生成的伦理意义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诞生于五千多年前,但由于货币一直受制于权力(神权或者王权),并没有成为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货币则是在它成为资本之后。资本不仅从权力中独立出来,而且成为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进而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近现代主流经济学家显然对货币的这种力量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认识,弗里德曼通过对美国近百年时间里货币存量的实证分析,告诉世人:只有货币是重要的;西美尔则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和作用,认为它是体验现代文明的根源

3、。无论是实证分析,还是形而上论证,都凸显了货币在推动现代社会发展,塑造现代价值理念的巨大作用。笔者拟从经济伦理视角的三个方面对现代货币生成的伦理意义进行分析。  首先,现代货币生成使人类自由得以可能。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枷锁就是君权神授的国家机器。在朕即国家理念下,国家权力可以随时侵犯私权,人民无法拥有完整的生命权和财产权。没有财产权,就缺乏保证生命权的物质力量。所以黑格尔说:从自由的角度看,财产是自由最初的定在,它本身是本质的目的。作为财产权的重要物质载体,货币如果依附于权力,自由意志就无法伸张,也就不能释放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古希腊的著名改革家梭伦就看

4、到了这种力量。他主张废除奴隶制,减免债务,鼓励公民创造财富,从而培育新的权力阶层,维护社会稳定。他第一次运用货币的力量而不是通过战争和暴力来解决社会矛盾。这也是货币力量第一次解放人身自由的尝试。  从历史上看,货币力量的第一次独立运动发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主要归功于美第奇家族的努力。无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还是在中世纪,西方社会普遍认为依靠货币获取利息都是一种罪恶。而美第奇家族的巨额财富就是来自于货币利息。为了消除这种罪恶感,科西莫美第奇开始资助文化艺术向人文主义方向发展,引发了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保护人权就是捍卫人的尊严,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人权的核心,货币不再是贪婪

5、与自私的象征,而是勤劳和智慧的果实。货币利息先后获得神权和王权的认可,货币第一次在权力面前显示了它的力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自由空间。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第一次避免暴力与流血,实现了国家政权的更迭。革命成功后颁布的《权利法案》,明确了征税权归议会所有,货币力量真正获得了独立,并成为权力的制衡力量,成为推动人类政治自由的力量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货币更是成为深化人类自由空间的关键力量,正是在看到了货币的这种力量,罗伯特蒙代尔才提出了建构欧元区的设想。为了共建一个自由繁荣的欧洲,货币再次发挥了它的神奇力量,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欧共体12国的唯一合法货币,

6、后来欧元区扩大到17个国家,再次证明货币推动人类自由事业发展的巨大力量。简要言之,正是因为有了货币力量的驱动,人类才逐步获得身份、经济以及政治上的自由。  其次,现代货币生成深化了人类平等的维度。自古以来,平等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本伦理准则。一个极端不平等的社会必然会走向灭亡。但这种平等诉求绝不是原始社会的财产共有,而是体现在获得财富的机会平等上。财富的积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掠夺或者生产。前者靠他人的财富寄生,显然不能长存。生产就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方式。不仅生产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荣至关重要,交换也同样如此。商品交换基于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的选择,而非暴力或者强权

7、。商品交换不仅孕育了货币,而且形成了最原始的平等观,货币成为这种平等观的物质载体,它向人们宣示:人人都可以通过劳动生产、自愿交换以及货币积累来获得自己的财产权。但这种平等观还停留在经济层面上。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是一种能离开所有者而行动的工具,显然这些工具是无法享受到这种平等待遇的。在古代中国,早在十世纪就出现了信用货币的雏形交子,但却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业,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的划分,商人一直就居于政治权力的最底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