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中医治疗方法?

钩虫病中医治疗方法?

ID:10779680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钩虫病中医治疗方法?_第1页
钩虫病中医治疗方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钩虫病中医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钩虫病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  辨证分型治疗先驱虫,后补益气血。  (1)初期:  ①皮肤受邪:治法:杀虫解毒,祛风止痒。  方药:内服羌活胜湿汤配合桃叶泄春汤熏洗。羌活胜湿汤重在祛风胜湿、解表散邪。方中羌活、独活祛风胜湿;防风、藁本发汗止痛而祛肌表风湿;佐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炙甘草协调诸药。配用桃叶泄春汤熏洗,既促进发表排虫之力,又有桃叶、苦参胜湿解毒,杀虫止痒。二方共用,取效尚速,可防止虫邪侵犯于肺。  ②虫邪犯肺:治法:宣肺化痰,止咳杀虫。  方药:止嗽散合紫金丹。方中荆芥、白前、桔梗、陈皮

2、宣肺化痰,百部、紫菀理肺止咳,百部尚能杀虫,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化痰,止咳杀虫作用。如见寒邪偏盛,痰呈白色泡沫状者,加半夏、茯苓、桂枝,亦可改用小青龙汤加减治之;如病从热化,痰中带血,痰稠难咯者,加瓜蒌、川贝母、知母,以润肺止咳。  2)后期  (1)轻证,  ①湿困虫伏:治法:燥湿健脾,消积杀虫。方药:榧子杀虫丸加减。方中榧子、红藤、百部、苦楝根皮、雄黄、大蒜均为杀虫解毒之品;用槟榔行气导滞。如兼腹胀满者,用雷丸枳实汤。方中雷丸、鹤虱、苦参、槟榔、金铃子杀虫消积;枳实、广木香行气导滞,且槟榔、金铃子

3、亦有行气之功,故既可杀虫又可消胀。如系单纯钩虫感染,未夹杂蛔虫、鞭虫等,则用雷丸粉杀虫。  ②脾虚湿滞:治法:健脾燥湿,和中补血。方药:黄病绛矾丸加减。方中厚朴、苍术、陈皮、燥湿健脾。甘草、大枣和中补血。加减:如有腹胀疼痛者,系钩虫扰胃,气机失调,加鹤虱、苦楝根皮,以驱虫止痒。  (2)重证:治法:补益气血为主。方药:八珍汤加减。方中用人参、熟地甘温益气补血;白术、茯苓健脾法湿,助人参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和中益气,姜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效

4、。如心脾两虚者,可用人参归脾丸;体力稍复,而虫未去者,可用雷丸粉或炒榧子杀虫,炒榧子每日可用90~150g嚼服,此药无毒,驱钩虫而不伤正气,可连用一周以上。  中药  (1)紫金丹:每次服0.12~0.15g,每日一次,临卧时服,忌饮酒。连服5天。不可多服,以防砒中毒。专治哮咳。  (2)黄胖丸:皂矾120g、针砂120g,均煅红醋淬,苍术180g、厚朴90g、蜜糖120g共  研末做成丸。每丸6g,每次1丸,一日二次。主治驱虫后,气血未复。  (3)加味绿矾散:苍术30g、厚朴30g、陈皮30g

5、、甘草30g、槟榔24g、煅绿矾24g,共研细末,每服3g,一日三次,主治钩虫病导致贫血者。  (4)榧子杀虫丸:榧子21g、槟榔21g、红藤21g、百部21g、苦楝根皮21g、雄黄3g、大蒜9g取汁。共研末为丸(散剂亦可)。主治湿困虫伏。  (5)桃叶、辣蓼草、葱、荆芥、苏叶、苦参各30g,水煮三、四沸,趁温暖时熏洗患处。外洗,用于钩虫病初期皮肤受邪阶段。  (6)雷丸枳实汤:雷丸9克(研末,2次冲服),枳实、槟榔、鹤虱各12克,金铃子、苦参各lO克,广木香6克。除雷丸外,余药用水500毫升浸一

6、夜,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于晚上睡前及翌晨空腹时各服1次。每日1剂,连服3-5剂。服药期间,禁食油腻及辛辣等物。  (7)驱钩虫汤:苦楝根皮30克,槟榔15克,水煎去渣,加入适量白糖。睡前1次口服,连服2天。  (8)马齿苋方:鲜马齿苋9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加白糖15克、白醋15克。每晚睡前服,连服2个晚上。  针灸  热熏法用手指样粗的艾绒卷,点燃后在皮炎部位上熏,越近越好,以不烧伤皮肤为度,连续2分钟。中鞋网http://www.cnxw.cn/整理发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