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 重在美感

音乐教育 重在美感

ID:10782032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音乐教育  重在美感_第1页
音乐教育  重在美感_第2页
音乐教育  重在美感_第3页
音乐教育  重在美感_第4页
音乐教育  重在美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育 重在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音乐教育重在美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的魅力,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学生从心理上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并把这一理念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美育教育行为引导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他以审美观念为标准,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

2、的能力。1、审美教育——心灵美初一学生刚入学对美的追求没有准确把握,盲目的穿衣打扮,或作出过格的举动,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了解美——感受美;发现美——体味美、表现美——创造美。为了让学生知道,美并不只浮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美,我在走廊上留下了“音乐殿堂,美起点”,“行为艺术,美的素养”,“音乐——美的艺术”等这样的标语,营造美的氛围,把概念渗透学生心灵。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达到以表治本的效果。2、因势利导——行为美为了引导学生对音乐美的追求,我在音乐教室里布置音乐家的

3、名言警句,让他们从音乐家的感悟中领略艺术之美,“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贝多芬”“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冼星海”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等。在课堂上如果调皮学生乱说话,我不会严历的批挟他,我会柔声的说“音乐是美的艺术,不能破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会。柔和的语言,循循善诱的教诲,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音乐的真谛。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也曾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出良好的公民。”因此,美可以塑造人格、冲蚀心灵、感化人生!把美育始终贯穿教学,我相信可

4、以点石成金。二、歌唱教学方法引导歌唱审美中,是歌唱者通过美妙的声音和对作品感情的深刻表现,把美播撒人间。初中歌唱教学主要也是通过一些歌曲,让学生体会演唱的方法和情感的表现。1、演唱方法——体会美优美动听的声音源自科学的发声方法。在歌唱教学中,第一节课就先从坐姿开始,挺胸、抬头,两肩放松,两眼平视前方下面两公分;口腔打开,呈含水的状态或打哈欠状态,舌头平放在嘴里;呼吸要快吸慢呼,犹如闻花香的感觉。甜美、圆润的歌声源自这三者的紧密配合,协调统一。理论要用实践来检验,例:人音版初一教材第一课是《七子之歌

5、—澳门》,开口音多,有利于口腔状态的巩固,在教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聆听、感受,再听老师范唱,注意观察老师夸张的演唱方法。学生开始唱之前要求先说歌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说时慢一点,力争每一个字的口腔状态都做到位。在反复说歌词以后慢慢引入节奏说,最后引入演唱,这样不知不觉学生就进入了歌唱状态。唱时要避免喊唱,一定要轻声高位,时时强调打哈欠的口腔状态和声音的位置,声音力要竖起来,贴着咽逼从头顶上发出,中低音区多用口腔和胸腔共鸣,高音区多用头腔共鸣。反复训练几次后,学生

6、的歌唱方法会逐渐稳定,但还要大量的作品加深、巩固以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2、感情渗透——表现美歌唱美不仅要有科学的方法,更要有对作品的情绪、情感的深刻把握,这样才能把音乐的美充分表现出来。如唱《摇篮曲》时,旋律优美、曲调悠扬、附点音符比较多,要求在演唱的时候用气声演唱(即先出气后发声)速度要慢点,把附点音符唱准确,歌声要如微风拂面,情绪要抒情、婉转。演唱《青春舞曲》时,要分析新疆歌曲的特点,节奏明快、情绪活泼,富有舞蹈性。唱时侯要用中速稍快的速度充满激情的演唱,最好边跳新疆舞蹈边演唱。这样才能充分

7、表现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总之,美妙动听的歌声源于二者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大量作品的实践中教会学生从歌声中发现美、体会美、感受美、表现美。让他们放飞歌声的翅膀,自信地去演唱,用真实的声音去打动听众。三、欣赏教学美育诱导“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切的美都来自于聆听和感受。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学会分析作品是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任务。学会聆听——感悟美初中的欣赏多是一些中外名曲和具有民族、地域风格的小曲子,欣赏时不仅要了解作品背景,作曲家,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等,还要重点讲解一些音乐名词和分析结构。如在

8、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时,我用歌曲《鳟鱼》导入,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鳟鱼的命运和寓意。学生对乐曲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再讲钢琴五重奏《鳟鱼》就迎刃而解了,唱会主题后,我又讲了变奏的形式和种类等等。这首乐曲运用了不同的变奏形式表现了鳟鱼在水中嬉戏、游玩的样子,时而跳跃嬉戏,时而如鱼穿梭,栩栩如生的音乐画面把鳟鱼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也从中体会、感悟到了不同音乐形式的不同表达效果。2、学会分析——创造美作品的分析要从结构、演奏乐器,演奏手法等等来分析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意境,要让学生能从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