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ID:10784270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_第1页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如何检查?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在发病时视力突然下降的眼部疾病,且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系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检查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方式方法。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如何检查:  1.血液检查: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常规检查,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2.颞动脉活检:疑为动脉炎性AION者,必要时应作颞动脉活检典型的组织学改变为血管壁的肉芽肿性炎症动脉壁3层皆受累,血管内膜和中层更为明显表现为上皮样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  3.平面视

2、野计检查:多见其生理盲点,经一弧形缺损区与上述的周围视野的缺损相连,这一点也迥异于视路的受损表明本病的确是从视盘开始的神经纤维束受到损害。  4.因为病变很少影响乳头黄斑束纤维,因此在平面视野计上通常查不出中心暗点,视野的缺损多绕过中央注视区,本病中心视力一般无太大障碍,这一点可与一般的视神经炎相区别。  5.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造影早期视盘的某一部分呈弱荧光,而视盘的其他部分呈正常荧光;造影晚期此弱荧光区有明显的荧光素渗漏而呈现强烈荧光,此区恰与视野缺损的部分相对应,少数病人即使在血管造影的早期也可能显现有局部强荧光造影晚期荧光更为强烈;然而

3、不论早期表现是弱荧光还是强荧光,其视盘的梗阻区与未梗阻区荧光的强弱仍有明显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结合视野的缺损部位仍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晚期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例视盘出现萎缩区,此萎缩区在造影过程中一直呈现弱荧光说明该部视神经已经发生萎缩。  6.全身检查:头颅CT扫描血液检查。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如何检查?想必各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其检查的方法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时能有所帮助。天津254医院眼科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视神经病变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如何诊断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如何诊断?缺血性视

4、神经病变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部疾病,因此大家在治疗时一定要仔细的检查,以免产生错误的治疗。我院专家认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诊断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方式方法。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如何诊断: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系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一般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9~11mm进入视神经处为界,临床上分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型。供应视盘的后睫状动脉发生循环障碍引起视盘的急性缺血,缺氧,以致出现视盘水肿,不仅视盘,而且筛板及筛板后的神经纤维均可受累,称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自视神经

5、眶内段至视交叉发生缺血性改变,称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无视盘水肿。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好见于老年人,所以,当年龄过于感觉忽然下降视野缺损者应考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可能性。当然,做好诊断也很重要。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应当分前段和后段。  1.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①视力下降严重且典型的视野缺损;  ②头痛眼痕非凡是由于颞动脉炎引起;  ③视盘呈灰白色水肿;  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盘低荧光或荧光充盈慢或不充盈;  ⑤手足有Raynaud现象;  ⑥眼球压迫试验的眼压恢复率显著率低。  2.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①视力忽然下降并有视野缺损;  ②无头痛眼痛;  ③眼底正常

6、或视盘鼻侧略淡边界清;  ④年龄大于岁常有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或血液成分的改变;小于岁多有Raynaud现象或有外伤或惊恐史等。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如何诊断?想必各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其诊断的方法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时能有所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