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可持续的家园_生态城市邻里社区规划设计初探

营造可持续的家园_生态城市邻里社区规划设计初探

ID:10788242

大小:20.4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营造可持续的家园_生态城市邻里社区规划设计初探_第1页
营造可持续的家园_生态城市邻里社区规划设计初探_第2页
营造可持续的家园_生态城市邻里社区规划设计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营造可持续的家园_生态城市邻里社区规划设计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营造可持续的家园——生态城市邻里社区规划设计初探强化科学清算手段,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明确职能单位收费权限和职责。按国务院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规定,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保证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得再向纳税人摊派资金或物资。综上所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所陈欣然(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规划与建筑系,天津300384)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确实能够得到解决,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品质提高,那么城市化进程也会以更健康、更快捷摘要:目前,全国各地生态

2、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宜居的邻里社区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概括生态城市邻里社区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角度探讨生态城市邻里社区的规划设计要点,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邻里社区建设的实践路径提供参考作用。的速度向前发展。参考文献:[1]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邻里社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6.[2]王茂林副主编,龙永枢,杨重光主编.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中图分类号:F293.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13-8089(2011)07-01

3、33-03[M].2000,9.[3]刘慧勇,梁维和,杨琦.如何让“钱”路畅通—纵谈城市建设投融资[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4]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前言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城市飞速发展,城市的数量与规模也与日俱增。然而城市化和全球化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机动车交通过分依赖、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能源过渡消耗、污染大量产生、环境严重恶化等许多方面,种种这些负面影响对人居环境构成了威胁。在人类生存环境危机

4、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撑这种发展模式,这促使我们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模式,由此世界各地的生态城市开始兴建。目前,我国各地的生态城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第一批的生态城示范点就有十几个。生态邻里社区高度重视生态功能,以整体环境观来组合相关的建设和管理要素,建设具有现代化环境水准和生活品质且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单位。它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载体,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决定了生态城市的未来走向。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如何构建一个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并满足居民生理、心理需要的生态邻里社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5、,也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也对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9.[5]李东序.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与建立特许经营制度[J].城乡建设,2003,12.2生态城市邻里社区的定义和内涵2.1生态城市邻里社区的定义“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从建筑和规划学科的角度来看,2011年第10卷第7期–133–城市开发CityExploitation可以把社区的定义归纳为“一定规模的人口遵从社会的法律规范、通过设计的组织方式定居所形成的日常生活意义上心理归属的范围”。生态社区就是在社区基础上提出的概念。目前,我国对

6、于生态社区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和内涵作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如吴智刚等认为生态社区是一个能促使居民身心健康,提供居民优质生活,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精神文化不断进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区。本文中的生态城市邻里社区是指在生态城市之中,以生态功能为主旨,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为指导,并具有适当的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宜居社区。有别于以往某些研究中的孤立的城市生态居住小区,生态城市邻里社区与生态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而且必须由邻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予以

7、体现。2.2生态城市邻里社区的内涵生态城市邻里社区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生态环境和社会心理方面充分融合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共生。生态城市邻里社区的两个主体包括人和环境,而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非物质环境。首先,生态城市邻里社区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并且能充分的适应和协调周边的环境,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生态社区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并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次,生态社区要为居民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居住

8、环境,要充分体现对居民的关怀和对生活方式的尊重,同时也要形成维护生态、保护社区内外环境的生态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行为。社区规模的一个重要的依据。一些社会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人的交往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