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

ID:10789109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1页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2页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3页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4页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期末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品微生物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80分)1、在下列微生物中,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的是()。A、真细菌  B、放线菌  C、古生菌  D、蓝细菌2、在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形态的原核生物中,最多见的形态是()。A、球状B、杆状   C、螺旋状  D、分支丝状3、在G+细菌细胞壁中缺乏的化学成分是()。A、肽聚糖  B、磷壁酸  C、类脂质  D、蛋白质4、在G-细菌细胞壁中缺乏的化学成分是()。A、肽聚糖  B、磷壁酸  C、类脂质  D、蛋白质5、用溶菌酶水解G-细菌的细胞壁通常可获得一种称为()的缺壁细胞。A、支原体  B、L型细菌 C、原生质体D、球状体6、G-细菌的LP

2、S是内毒素的物质基础,其毒性位于()上。A、类脂A      B、核心多糖C、特异侧链D、脂蛋白7、除支原体外,能形成“油煎蛋”状菌落的细菌还有()。A、原生质外B、球状体  C、L细菌   D、衣原体8、异染粒在细菌中的生理功能是()。A、碳源贮藏物  B、氨源贮藏物  C、能源贮藏物  D、磷元素贮藏物9、细菌芽孢的抗逆性是多方面的,但是突出的是()。A、抗热      B、抗干旱  C、抗化学药品     D、抗辐射10、棕色固氮菌等固氮菌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会浓缩成一个圆形的称为孢囊的休眠体,它的主要功能是()。A 、抗热  B、抗化学药物  C、抗辐射  D、抗干旱11、在某些蓝

3、细菌中,会分化出一种能固氮的特殊细胞,称作()。A、静息孢子   B、链丝段  C、内孢子     D、异形胞12、以下四类微生物中,有一类可形成微小的、特征明显的“油煎蛋状”的菌落种类,它是()。A、支原体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螺旋体1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结构的多样性上。A、肽桥      B、黏肽   C、双糖单位   D、四肽尾14、磷壁酸是()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A、分杆杆菌   B、古生菌  C、G—   D、G+15、在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上,有一个与G+细菌不同的称作()的氨基酸。(m-DAP)A、赖氨酸     B、苏氨酸     C

4、、二氨基庚二酸D、丝氨酸16、苏玉金芽孢杆菌主要产生4种杀虫毒素,其中的件孢晶体属于()。A、α毒素     B、β毒素  C、毒素   D、δ毒素17、固氮菌所特有的休眠体构造称()。A、孢囊   B、外生孢子C、黏液孢子   D、芽孢18、微生物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它们的大小一般小于()。A、1cm    B、1mm C、0.1mm   D、1μm19、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A、鼠疫   B、天花C、艾滋病  D、霍乱20、人类已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是()。A、麻疹B、脊髓灰质炎  C、天花D、水痘21、在酵母菌细胞壁的4种成分中,赋

5、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A、几丁质  B、蛋白质  C、葡聚糖  D、甘露聚糖22、高等陆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为主。A、纤维素  B、葡聚糖  C、甘露聚糖     D、几丁质23、在“9+2”型鞭毛微管二联体的A亚纤维上,会伸出内外2条动力蛋白臂,其性质是()。A、ATP酶   B、微管   C、肌动蛋白丝     D、中间丝24、“9+2”型鞭毛的基体,其横切面在电子显微镜下呈()。A、“9+2”型B、“9+1”型C、“9+3”型  D、“9+0”型25、在真菌菌丝尖端的细胞中,细胞核常()。A、有2个  B、有1个    C、找不到   D、有多个26、存在于真核微生物

6、细胞中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其作用的最适PH一般都在()左右。A、PH8    B、PH7    C、PH6    D、PH527、只存在于厌氧性原生动物和真菌鞭毛基体附近的一种细胞器是()。A、液泡      B、膜边体  C、几丁质酶D、氢化酶体28、单细胞蛋白(SCP)主要是指用()细胞制成的微生物蛋白质。A、藻类   B、蓝细菌  C、霉菌   D、酵母菌29、2um质粒仅存在于少数酵母菌如()。A、各种酵母菌  B、假丝酵母C、酿酒酵母D、曲霉菌30、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可用()处理。A、溶菌酶     B、纤维素酶C、几丁质酶D、蜗牛消化酶31、酵母菌细胞的直径约比细菌的直径大()

7、。A、2倍    B、5倍    C、10倍   D、100倍32、真酵母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A、掷孢子     B、接合孢子C、子囊孢子D、芽孢子33、大多数蕈菌属于()。A、接合菌类   B、藻状菌类C、子囊菌类D、担子菌类34、蕈菌菌丝中双核细胞的大量繁殖须借助()。A、减数分裂   B、锁状联合C、准性生殖D、有丝分裂35、现发现一种只含不具侵染性RNA成分的分子病原体,它属于()。A、病毒   B、类病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