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ID:10790316

大小:25.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8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简述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1、酸度调节剂:添加于食品中的酸味物质。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防腐和抗氧化能力。包括各种有机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及其盐类(柠檬酸钠)。大多存在于各种天然食品中,可参与体内代谢,毒性很低,可以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使用范围:果酱、饮料、罐头等。2、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一类物质。以防止或延缓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氧化酸败.3、漂白剂:是抑制食品色变或使色素消减的物质。氧化型:有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氧化苯酰等。主要用于面粉,用途用量均有限制。还原型:亚硫酸及其盐类,用途用量均有限制。亚硫酸盐:使用范围:处理蜜饯、

2、干果,保藏水果原料及其半成品使用量:亚硫酸盐0~0.7mg/kg.bw注意:严格控制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适用于肉、鱼等动物性食品。4、着色剂:又称色素,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观性状,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天然色素:来自天然物质(动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合成色素: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特点:性质稳定,着色力强,成本低廉,多数有害.5、护色剂:又称发色剂,使食品呈现良好的色泽,常用的发色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作用:1起护色作用,2抑制微生物作用,3增强风味作用。6、酶制剂: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提取的具有生

3、物催化能力的物质,加速食品加工过程、提高食品产品质量。谷氨酰胺转氨酶: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用于畜禽肉、乳品、植物蛋白制品、仿真食品。7、增味剂:是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原有的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氨基酸系列、核苷酸系列。例如:氨基酸系列,谷氨酸钠(味精)增加肉味、鲜味。核苷酸系列:增加肉味、鲜味,效果是味精的10倍,与谷氨酸类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8、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1)苯甲酸及其钠盐:效果好,毒性低。防腐效果受pH的影响:pH>6.5时,基本无效果(2)山梨酸及其钾盐

4、:效果好,毒性低防腐效果受pH的影响:pH>7时,基本无效果(3)丙酸及其盐类:对酵母菌无效,无毒,ADI值无规定。9、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来源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1.糖精(钠):动物试验结果不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安全。2.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过量对人体有害,无致癌作用,但在多个国家被禁用。3.阿斯帕坦(aspartame):含有苯丙氨酸成分,不能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在食品标签上须标明苯丙氨酸的含量。4.糖醇类甜味剂:甜度近似蔗糖,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不产酸无毒,大量食用时

5、一般具有缓泻作用,ADI值无规定5.甜菊糖甙:甜度为蔗糖的300倍,无毒性,ADI值无规定6.甘草:甜度为蔗糖的200倍,无毒性,ADI值无规定7.安赛蜜:类似于糖精,增加食品甜味,没有营养,1983年首次在英国得到批准1992年,中国批准安赛蜜可用于饮料、冰淇淋、糕点、蜜饯、餐桌用甜料等不得超标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