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

ID:10797122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_第1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_第2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_第3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_第4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红字》郝美艳(高密市康城中学山东-高密261500)文化研究中图分类号:17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9)16-227—01摘要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名着《红字》中的主人公.透过霍桑对主人公的描写,我们看到主人公身上交织着的种种欲望与当时社会按照《圣经》制定的法律道德规则之问的矛盾斗争.他们的本我欲望与超我意识之问的冲突造成了他们坎坷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本我自我超我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开创者纳撒尼尔?霍桑在1805年出

2、版的《红字》艺术而真实地重现了新英格兰清教历史时期居民的生活.《红字》揭露了当时政教合一统治下,殖民地社会人民内心的激烈斗争以及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部分.本我代表人的各种欲望和各种冲动,是人精神活动中的潜意识部分.超我则与本我相对立.它代表制约人本能与欲望的理性.指社会伦理,道德,法律观念等.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意识部分.自我则是居于本我与超我之问的中问地带,是本我与超我矛盾斗争所达成的妥协.弗洛伊德认为人虽然都有享乐原则以满足本我的种种欲望'但现实原则却强迫人服从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超我的约束.如果一个人的本我与超我既对立又能统

3、一于自我而达到平衡,他就是一个精神正常心理健康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本我与超我的斗争过于激烈难以调和,不能统一于自我而形成均衡.那么他就是一个精神失常,有心理障碍的人."本我与超我既对立又能统一于自我而达到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也就是说"自我"是会改变的.在一定年龄与阅历为背景的情况下,"超我"的内容肯定会有不同,因此本我与超我的统一"自我"就是一个变动的内容.有句古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说明自我的改变还是很难的,或者说"自我"从本质上改变很难.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对于"我"的认识来源于自己的主观价值观念的贯彻以及外界评价.主观价值

4、观念中的成分较多属于"超我",在实施这些价值观念之后获得的外界评价.以这些评价来审视自己,这形成的就是"自我"的内容.对于"自我"能否实现需要"本我"的支持."超我"的形成,或者说"价值观念"的形成肯定是很复杂又很神秘的过程.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这就是对于他"超我"设定的评价.总是有人精神境界很低,有人很高.下面我们讨论到《红字>中两个主人公海斯特,狄姆斯迪尔.狄姆斯迪尔的境界虽高但其中未免有些"世俗"的成分,比如追求名誉.海斯特的精神境界却类似于"虔诚"于上帝,其未必有多么高明,却有着摆脱世俗名利立地成佛的感觉.女主人公海斯特出身于一个英国没落的贵族世家.她迫不得已嫁给了

5、一个比她年长许多而又身体畸形的学者奇灵沃斯.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根本不能满足她本我欲望中对于爱与被爱的强烈需求,更不满足她的"自我"预期.现实情景使得她的"自我"需要调整,而这样做的代价几乎是毁灭"自我".她与狄姆斯迪尔产生爱情,并最终珠胎暗结生下女儿珠儿.虽然她的被压抑的本我的欲望,在与狄姆斯迪尔的爱情关系中得到了宣泄,"自我"得到了片刻的满足.由此看到超我所柬缚的本我具有超出我们想象的能量.但她的这种本我欲望却与当时清教徒所遵守的以《圣经>教义为基础的法律道德规范水火不容.作为惩罚.她被示众,还被责令终身佩带这一耻辱标记.接受过惩罚的海斯特没有离开清教社区,她在教区边上一间久已没人住的

6、破茅屋里与珠儿相依为命.她做针线活以维持母女俩的生计.并从不懈怠地为社区民众服务以赎罪.这要归功于她的本我与超我之间动态的平衡——犯罪受辱之后"新自我"的形成.明知是犯罪,那为什么她又一定要犯?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怪经)r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这是因为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事实上,此处似乎在预示着人的本我有时会冲破自我,使人犯错.因此海斯特的明知故犯就有了依据.另一方面,现实对于"自我"的伤害或许使得海斯特觉得生不如死,在犯罪和继续活在没有灵魂的"自我"里,她宁愿选择犯罪然后赎罪,用尽一生去努力赎罪也是值得.尽管她犯罪受辱又被社会抛弃却没有选择与社会隔绝,而是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这又是为什么

7、呢?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在讲道时说人做好事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做给上帝看的,为此上帝会纪念他所做的善行.当时社会由《圣经》教义所规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构成了海斯特的超我意识部分.这一部分还远远不是超我的全部内容.,其最重要的超我成份就是能在爱情发生后正视现状,作出一生的计划,可以说海斯特的超我已经对其一生进行了规划.对于如何处理本我都有了明确的计划.海斯特的"新自我"使她度过了生命中最难煎熬的七年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