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谈 在古诗中旅行

余映潮谈 在古诗中旅行

ID:10797496

大小:2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余映潮谈 在古诗中旅行_第1页
余映潮谈 在古诗中旅行_第2页
余映潮谈 在古诗中旅行_第3页
余映潮谈 在古诗中旅行_第4页
余映潮谈 在古诗中旅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映潮谈 在古诗中旅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 古 诗 中 旅 行——新教材“课外必背古诗词”教学探索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材料中,“诗”是文学作品,“缘情”而作。它能感情上打动人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天长日久,甚至能影响人的气质、品德、性情。这是诗的教化

2、作用。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度。孔子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第十六》)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学习过诗歌,会不会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社会交往,是衡量其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他还对学生强调:“修身当先学诗”(何晏《论语集解》引)。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但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古诗词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不断发展的一株艺术奇葩,是我国历代杰出诗人词家经过千锤百炼所创造出来的完美文学艺术精品,它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风格秉赋,具有极为博大深刻的思想

3、内涵;具有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文字;具有极为整齐动听的格律音韵;具有极为优美高雅的艺术意境。同时中华古诗词还在“立人”方面一直倡导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君子务实、重德好仁等传统美德。学习古诗词,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根基,让他们在非常深厚的诗文化资源中接受熏陶和感染,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活跃他们的思维。因此,学习中华古诗词是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规定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推荐篇目50首。新教材每册后面都编排了“课外古诗词背诵”,收录了十首古诗词,这些

4、古诗词每首只配有简单的几行导读提示和一些注解,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阅读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如何让学生将我国优秀的诗文化中那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一代代传诵下去,首先要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语文教师应努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古诗词、背古诗词的兴趣。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古诗词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价值起步,引发学生学习、积累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多种学习、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并采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实现自主快乐积累。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在七年级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通过比较和收集学生反馈

5、意见,摸索出了一种模式和方法:那就是把“课外古诗词背诵”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课程标准》)在这一理念之下,我和学生共同设计策划了主题为“在古诗中旅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案,用一周的时间来实施,即把一周五天划分为五个板块,按学习内容给每个板块取一个名字,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一些名胜古迹,既明确了主题又具有文采,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色,每天就分别围绕一个子课题开展学习,具体实施办法如下:周一:竞登“论讲

6、坛”。这一个板块是综合性学习的开始部分,由学生先自主预习,在预习时学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字词,通过翻阅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背景资料,以帮助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为诵读和鉴赏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学生们自告奋勇登上“论讲坛”,将自己查阅到的资料介绍给其他同学,或介绍诗人,或解说作品,方式既有在黑板上直接板书讲解的,也有利用投影或幻灯将资料展示出来的。登上“论讲坛”的学生俨然就是一个个小老师,不仅锻炼了口才,也增强了自信。而同学之间也可以提问质疑,还可以相互补充,以此创造了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

7、。周二:兴尽“吟咏阁”。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厚积而薄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朗诵竞赛活动,可以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从而大量积累古诗词。在诗词朗诵活动之前,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朗诵作精心的指导,使学生摸索出并掌握古诗朗读的技巧。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出诗歌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情思,情感是作品的灵魂。而诗歌是“缘情”而作的,训练学生的朗诵,要把朗读技巧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其次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音韵之

8、美。“诗为乐心”,古有诗词掷地作金石声之说。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唱起来和谐悦耳,像音乐一样有节奏美,使学生体会到了朗诵的乐趣。要训练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