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期末复习便携版

《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期末复习便携版

ID:10805300

大小:33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期末复习便携版_第1页
《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期末复习便携版_第2页
资源描述:

《《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期末复习便携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油井流入动态:油井产量(qo)与井底流动压力(pwf)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是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油井的流动效率FE:油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standing方法计算不完善井IPR曲线的步骤:a.根据已知pr和pwf计算在FE=1时最大产量b.预测不同流压下的产量c.根据计算结果绘制IPR曲线采油指数:流动型态(流动结构、流型):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影响流型的因素:气液体积比、流速、气液

2、界面性质等。油井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液)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滑脱现象:混合流体流动过程中,由于流体间的密度差异,引起的小密度流体流速大于大密度流体流速的现象。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单位管长上的总压力损失由举高、摩擦、加速度三部分构成,用公式表达为:为什么采用分布迭代法计算多相垂直管流压力:相流体影响流动的物理参数(密度、粘度等)及混合物密度和流速都随压力和温度而变,沿程压力梯度并不是常数,因此,多相管流需要分段计算;同时,要先求得相应段的流体性质参数,然而,这些参数又是

3、压力和温度的函数,压力却又是计算中需要求得的未知数。所以,多相管流通常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持气率:管段中气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值。持液率:管段中液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值。自喷井生产的四个基本流动过程:油层到井底的流动—地层渗流,井底到井口的流动—井筒多相管流,井口到分离器—地面水平或倾斜管流,原油流到井口后还有通过油嘴的动态—嘴流。油井稳定生产时,整个流动系统必须满足混合物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从油藏到分离器无油嘴系统的节点分析方法,给定的已知条件:油藏深度;油藏压力;单相流时的采油指数油管直径;分离器压力;出油管线

4、直径及长度;气油比;含水;饱和压力以及油气水密度。1)井底为求解点整个生产系统将从井底分成两部分:(1)油藏中的流动;(2)从油管入口到分离器的管流系统。选取了中间节点(井底)为求解点,求解时,要从两端(井底和分离器)开始,设定一组流量,对这两部分分别计算至求解点上的压力(井底流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节点(井底)流入曲线:油藏中流动的IPR曲线;节点(井底)流出曲线:以分离器压力为起点通过水平或倾斜管流计算得井口油压,再通过井筒多相流计算得油管入口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交点:在所给条件下可获得的油井产量及相应的井底流

5、压。选取井底为求解点的目的(1)预测油藏压力降低后的未来油井产量(2)研究油井由于污染或采取增产措施对完善性的影响。2)井口为求解点整个生产系统以井口为界分为油管和油藏部分以及地面管线和分离器部分流入曲线:油藏压力为起点计算不同流量下的井口压力,即油管及油藏的动态曲线。流出曲线:以分离器压力为起点计算水平管流动态曲线。交点:产量及井口压力。求解点选在井口的目的:研究不同直径油管和出油管线对生产动态的影响,便于选择油管及出油管线的直径。气举采油原理: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液在井筒中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

6、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气举分类(按注气方式:连续气举,间歇气举)连续气举:将高压气体连续地注入井内,排出井筒中液体。适应于供液能力较好、产量较高的油井。间歇气举:向井筒周期性地注入气体,推动停注期间在井筒内聚集的油层流体段塞升至地面,从而排出井中液体。主要用于油层供给能力差,产量低的油井启动压力:当环形空间内的液面达到管鞋时的井口注入压力。气举阀的作用:(1)降低启动压力。(2)进气。原理:逐步排除油套环形空间的液体。抽油装置由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和其它附件组成。抽油泵:机械能转化为流体压

7、能的设备。主要组成:工作筒(外筒和衬套)、柱塞及游动阀(排出阀)和固定阀(吸入阀)。工作原理:深井泵是依靠抽油机带动抽油杆使活塞在衬套内部做往复运动来实现抽油的。泵的工作过程是由三个基本环节所组成,即柱塞在泵内让出容积,井内液体进泵和从泵内排出井内液体。泵的理论排量:冲次:一分钟的时间内抽油泵吸入与排出的周期数。简化为简谐运动时悬点运动规律假设条件:r/l»0、r/b»0抽油机不平衡原因:上下冲程中悬点载荷不同,造成电动机在上、下冲程中所做的功不相等。】抽油机的平衡原理:在下冲程中把能量储存起来,在上冲程中利用储存的

8、能量来帮助电动机做功,从而使电动机在上下冲程中都做相等的正功。抽油机的平衡方式:(1)气动平衡(2)机械平衡:游梁平衡,曲柄平衡(旋转平衡),复合平衡(混合平衡)。抽油机平衡检验方法:1)测量驴头上、下冲程的时间2)测量上、下冲程中的电流3)观察法声音、皮带松紧、启动是否顺利等4)通过计算机井下诊断绘制扭矩曲线,上、下峰值扭矩相差不大,出现负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