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

ID:10807145

大小: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_第1页
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_第2页
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_第3页
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_第4页
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货币错配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摘要: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货币错配可以对一国经济金融的稳定性和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货币错配对经济的冲击还会通过资产负债表等渠道在国与国之间相互传染,进而可能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冲击。我国的货币错配现象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有着自身的一些独特性,表现在货币错配性质差异、汇率波动方向差异、外汇管理制度差异、国内经济形势差异等四个方面。因此,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市场的深化来控制货币错配的风险,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部分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关键词:货币错配

2、;理论假说;实证检验货币错配(currencymismatch)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造成广泛的影响,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会引致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货币错配对经济的冲击还会通过资产负债表等渠道在国与国之间相互传染.freelann(1999)对货币错配进行了阐释和测量。他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需求受制于本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而无法得到满足,进而不得不借助于国际金融市场发行以外币计值的债券,这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资产和负债计值币种的不一致,产生了货币错配现象。4Magud(

3、2004)考虑到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认为货币错配是指债务与未来收入计值货币的不一致现象。5GoldsteinTurner(2004)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们认为,货币错配是指一个权益实体的净值或净收入(或两者兼而有之)对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的现象。从存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是指资产负债表(即净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从流量的角度看,货币错配是指损益表(即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6综上可见,对于货币错配的内涵,目前在学术界仍未获得一致的认识。相比较而言,GoldsteinTurner(2004)的定义综合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主体的资产与负

4、债两个方面,并从存量和流量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更为相符,涵义也更为广泛。货币错配概念的提出,为人们研究发展中国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桥梁,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二、货币错配现象的若干理论假说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现象进行的研究中,学者们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汇率制度、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假说。(一)“原罪”(OriginalSin)假说原罪的概念最初是由EichengreenHausmann(1999)提出的。他们认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发生

5、货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由原罪引起的;他们还进一步提出了国际原罪和国内原罪概念。前者是指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只能获得以外币表示的借款而引致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头寸暴露在汇率风险之下;后者是指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金融市场不发达,即使在本国的债券市场上也无法获得长期借款,而这又构成了国内原罪。4但也有学者对国内原罪提出了质疑。因此Eichengreen,etal.(2003a,2005)考虑到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券市场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对原罪的概念进行了修正,排除了国内原罪的含义。这就是说,原罪专指发展中国家由于无法在国际金融市

6、场上发行以本币表示的债券而引致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7-8为了阐述原罪概念的意义,他们把原罪指标与债务不耐和有效货币错配总额(AECM)两个指标进行了对比,构建了一个基于原罪指标之上的衡量货币错配的MISMATCH指标。{1}Kahn(2005)则对“原罪”与“货币错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原罪问题而不得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以外币计值的债券,从而导致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严重的货币错配;为了减轻货币错配的程度和风险,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得不积累了大量的外币资产,而这又增加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成本支出。9(二)“超越原罪”(BeyondOrig

7、inalSin)假说原罪假说试图从本源上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现象,但由于其先验地假定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的落后性,因而这一假说不免显得简单化。GoldsteinTurner(2004)针对“原罪”假说,提出了“超越原罪”假说。他们认为,“原罪”假说歪曲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错配的真实情况,忽略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因而他们对货币错配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货币错配反映的是汇率变动对未来收入/支出流折现值的影响,大致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1)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货币面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净值对汇率变动越敏感,货币错配的情况也就越严重;(2)未来收

8、入和支出流的现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