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

解析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

ID:10810630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解析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_第1页
解析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_第2页
解析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_第3页
解析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_第4页
解析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解析  何开元  引言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告诉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就法官对实体问题的释明作的明确规定。但在审判实践中,由于对法官释明权的作用、范围、尤其是行使尺度认识的不一致,导致了实践中法官行使释明权的随意性很大。本文拟从探讨释明权的法律渊源入手,剖析我国法官行使释明权的现状和不足,探析释明权的立法价值和本

2、质属性,并初步提出法官行使释明权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应注意的行使方式、行使尺度等问题,以期为法官在审判实践中更好地行使释明权、提高诉讼效率略尽绵薄之力。  一、释明权的法律渊源  (一)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的释明权  释明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原系法院为救济当事人在举证和质证过程中存在的能力上的不足或缺陷,通过发问、指导等方式以澄清或落实当事人所主张的某些事实,引导和协助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和主要证据进行积极、有效的辩论,以保证对抗制下的诉讼公正。19世纪的德国民事诉讼法最早对释明权作出规定,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自由资本主义

3、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职权主义的兴起为法官释明权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由于绝对的当事人主义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纠纷解决的需要——绝对的当事人主义导致当事人肆意操纵诉讼程序,致使审判迟延、程序复杂、费用增加以及正义的来临十分的缓慢。因此,各国开始强化民事诉讼中法官的指挥权和释明权,强调法官在诉讼中指挥运作的职能。释明权理论逐渐被各国接受和采纳,释明权在其民事诉讼法中被得以规定。这一时期,奥地利、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制订的民事诉讼法都规定或强调了法官释明权。  英美法系的英美等国为了提高诉讼效率,也逐步强化了法官对诉讼程序的管理。例如,美国通过发现程

4、序(Discovery)规定法院在审前会议阶段可依职权促使当事人将诉讼主张和诉讼请求予以明确。英国也进行了改革,引进了案件管理制度,将原先由当事人掌握的诉讼控制权改由法院掌握,由法院对案件实行积极的管理,防止诉讼过分迟延,从完全放任的绝对自由的当事人主义转向重视法官的释明权,重视法院对诉讼的管理和指挥的相对自由的当事人主义。  (二)我国法官释明权的行使状况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民事诉讼体制一直采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法院的作用较之法律的规定有过之而无不及,法院的职权几乎不受限制。在这种立法和司法背景下,根本用不着法律再来量化法

5、官的释明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对民事诉讼审判方式进行改革,开始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弱化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职权。1996年后,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国开始着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当事人主义为主导的诉讼模式。法院发给当事人“举证须知”,促使当事人积极举证;在庭审中发现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时,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提出证据等。2001年12月,最高法院颁发的《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进一步规定了“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告诉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

6、。  但是,尽管有以上规定,我国现行法律对法官释明权的规定仍极不完善,导致实践中法官行使释明权的随意性很大。一方面,有些法官认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走向是当事人主义,法官应做到绝对的中立、消极,故怠于行使释明权,使审前准备程序明确诉讼请求、固定争点的作用无法实现。即使庭审中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民事行为的效力存在明显错误,也不能得到法官的阐释与指导,由此增加了讼累。另一方面,有的法官又错误地走向反面——借行使释明权左右当事人的主张,严重干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处分权的行使。因此,有必要讨论释明权的价值、作用、行使的尺度,以确立法官释明权应有的

7、权能、权限及对行使释明权的法官的角色定位。  二、释明权的价值  民事诉讼应当具有公平、公正、效率的价值,而法官的释明权正是实现民事诉讼价值的重要手段。法官运用释明权给当事人以充分、实质的程序保障,解决诉讼活动中的公平、公正和效率的问题。  依笔者所见,释明权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1)有利于实现诉讼效益的最大化,可通过一次诉讼最大化地解决纠纷,减少当事人的讼累,减少上诉、申诉,缩短诉讼周期,节约国家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2)有利于加强和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济,使当事人双方在诉讼地位上的对抗性更强,诉讼力量从实质上更趋对等,以促进司法公正,充

8、分体现“司法为民”这一时代要求;(3)可督促法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案件,走出审判方式改革以来出现的“片面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忽视法官在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