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ID:10810897

大小:290.7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8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1.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同辈的兄弟姐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呼兄姐,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先秦宗法制A.蕴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B.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C.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D.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传统的家庭中用宗法制度的原则确立的礼制恰恰能起到标识社会成员身份尊卑贵贱的作用,其宗法制蕴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

2、怀,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宗法制的影响,而不是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排除B。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是指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与材料不符,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原则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排除D。2.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晁错意在A.主张实现农工商的协调发展B.指出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危害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政策调整D.批评官

3、员以及百姓的趋利心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当时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出现法律与实际背离的现象,故强调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政策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工商协调发展的信息,而是强调当时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出现法律与实际背离的现象,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贫富分化的信息,而是强调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政策调整,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批评官员以及百姓的趋利心理,而是强调当时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出现法律与实际背离的现象,排除D。3.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这主要是因为A.商业

4、经济的繁荣B.教育事业的发展C.政治体制的改革D.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印刷效率的提高,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故D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材料强调印刷技术推动文化传播,排除A。宋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宋以后书籍数量规模多于唐朝的原因,排除B。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宋以后书籍数量规模多于唐朝的原因不符,排除C。4.现存于河北定州的元代清真寺汉文碑记《重建礼拜寺记》认为:伊斯兰教奉行的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席、朋友之信与儒家五伦;伊斯兰教

5、的真主与儒经中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念、礼、斋、课、朝五功与儒家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没有什么不同。这一见解A.显示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高度融合B.有助于穆斯林群众与汉族群众的文化认同C.印证了元代中国开放、平等的包容性文化D.标志着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伊斯兰教的人伦礼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存在相同的地方,有助于穆斯林群众与汉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伊斯兰教的人伦礼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存在相同的地方,而不是两者的高度融合,排除A。材料强调伊斯兰教的人伦礼

6、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存在相同的地方,无法推断元代中国开放、平等的包容性文化,排除C。伊斯兰教中国化是指伊斯兰教的内容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材料强调伊斯兰教的人伦礼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存在相同的地方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伊斯兰教奉行的……与儒家五伦……与儒家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之教没有什么不同”等,结合中外文化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5.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政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

7、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这次考试A.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B.折射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C.充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D.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了人才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1904年科举考试的内容可知,说明科举制已从古代选士考试制度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型,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努力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该次科举考试折射近代中国科举内容的变化,而不是强化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的政治认同,排除A。材料反映了该次科举内容出现符合时代要求的题目,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体现,而不是充

8、分暴露了清末科举改革的虚伪面目,排除C。清末新政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了人才基础,排除D。6.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之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从1937年的3万多发展到121万。这一变化A.决定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C.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D.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