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

ID:10811767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_第1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_第2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_第3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_第4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根本解决“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

2、略,为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自觉遵循“两个趋向’’的要求,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向前发展。一、深刻认识“两个趋向”科学论断的重要指导意义从全球经济发展实践看,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实际就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工业和农业两大产业变化史,工农两大部门通过资料配置和产品供求形成的结构变化过程,推动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工业化过程大体可分为初级产品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初级产品阶段,主要是通过以牺牲农业剩余换取工业的发展,这一阶段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一元经济结构向以农工二元经济结构过渡的阶段,最终形成了鲜明的工农、城乡

3、相对独立并相对对立相互依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阶段,也可称为工业中期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可以靠自身积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于非农产业,农业不再替工业提供利润,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开始萎缩,并向工农一体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化过渡,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城市开始支持农村。LOCAlHOST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客观规律。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自觉遵循“两个趋向”的发展规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4、义。第一,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一个独立、强盛的工业国,党和国家不失时机地实施了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采取了“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方针。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把农业剩余积累转化为工业利润,又以农业税收和农村储蓄等渠道获取大量的资金积累,再通过控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把工业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据统计1990-1998年间,农村资金净流出1.9万亿元,其中通过财政渠道流出量占8.9%,通过“剪刀差”流出的资金占32.8%,通过金融渠道流出的资金占18.3%。这个数字相当于我国同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21.5%。吉

5、林省每年只农村储蓄这一项就有110亿元的资金流入到城市,约占农村储蓄额的70%。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农民没有充分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城乡分割、大量的农民禁锢在土地上,城乡差距越来越大,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l:3.24,如果加上城乡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的补贴等因素,加上农民的收入很大一部分用于再生产等因素,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在1:6以上。如果不采取有利措施,任其发展,城乡差距会更大,居民收入将更加悬殊,将严重阻碍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农业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带动,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促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工业和

6、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自觉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第二,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一些制约“三农”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突显。突出表现“两低、两重、两难”。“两低”是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低;两重是农民负担重,乡村债务重;“两难”是农民增收难,农村劳动力转移难。这些根本问题的存在,从体制上看

7、,由于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国家用于“三农”的支出严重不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比例不断下降,198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149.9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2.2%,而200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1298亿元,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下降为8%。由于国家用于“三农”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农村水、电、路、通讯、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民自己解决。对农民的“取”大于“予”。从结构矛盾上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不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加速农村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