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

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

ID:10812320

大小:27.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_第1页
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_第2页
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_第3页
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_第4页
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_第5页
资源描述:

《看懂了《小别离》,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来源:新京报和二三十年之前相比,子女的海外教育也日渐成为中产家庭的重要投资。就像《小别离》中演的那样,每个中产家庭,尤其是那些由于年代原因,自身教育有缺憾的父母,都将子女的教育视作对自身地位、阶层、幸福感的一种弥补。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几乎可以勾画出这些中产家庭辛酸而又现实的脸谱:尽力维持现有收入、迫切渴望子女成功、通过家庭内部的资金周转获得子女有限的教育资金、子女出国之后在自我安慰中度过一生。近日热映的一部电视剧《小别离》,围绕孩子的升学和留学问题,讲述了三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紧张而复杂的关系。当护工

2、出身的社区医生和她的的士司机丈夫,处于普通的工薪阶层,一心想让学霸女儿金琴琴改写自己一辈子受欺负的命运。靠白手起家、身家过亿的丈夫,和他的二婚的年轻妻子则希望靠将儿子张小宇送出国,让家族扬眉吐气,也好继承家族产业。另一个家庭则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方朵朵的爸爸是眼科医生,妈妈是公司高管,住着不错的小区,虽然不算多富有,但收入稳定,女儿还算乖巧,在外受人尊敬。尽管如此,夫妻二人还是时常因为女儿的教育问题发生争吵。尤其是妈妈,更是将朵朵的考试成绩和前途、幸福、出息相挂钩,向朵朵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母女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3、三种家庭,在当下的中国都不鲜见,甚至就在我们身边。家境稍有余力的中产阶级,“当妈妈的只要想到小孩有个好前景,哪怕只有一条门缝宽的机会,都会不顾一切向里挤,哪顾得想后面的事”(《小别离》原作者鲁引弓)。对子女近乎偏激的爱、过高的期待,不仅影响了年轻一代看待自身婚姻和家庭的方式,也加剧了父母辈对待子女的成长、求学、离家、结婚、生子的焦虑。虽然看起来,他们的生活什么都不缺,却在面对日常生活的起起伏伏时,脆弱得不堪一击。虽然依靠自己的打拼,赢得了这一代生活的逆转,却难以将信心延续到下一代。只敢认认真真地生活,靠消耗健康和精力卖命

4、工作,却不敢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表面上优雅风光,其实早已心力交瘁。中产阶级的这种焦虑症究竟从何而来?身负重任的他们,又如何和自身的困境共处呢?抱歉,请别叫我“中产”在这个语义含混的互联网话语时代,少有一个概念像“中产阶级”这样牵动神经,同时又充满理解上的不确定性。随着过去三十年间,阶级话语在公共话语体系中的逐步淡化,阶级的辨识度已然不如从前那样清晰。直到21世纪,“权贵阶级”、“新农民工阶级”、“中产阶级”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阶级的观念才再度被唤醒。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无论是从时间向度还是空间向度来谈,都相当繁复。在当下

5、的中国语境中,定义之一是:人们在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相当满足,但尚未达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一般来说,中产阶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分布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2.年龄在25岁到45岁之间3.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具有专业的能力4.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也有以技术为基础的体力劳动5.靠薪资为生,家庭年收入约在7万—28万人民币之间;每月能自由支配至少三分之一的个人薪资(房费、水电费、保险、各种贷款等基本花销除外)6.生活有一定闲暇,对生活质量要求

6、较高,对劳动、工作对象多有一定的管理权和分配权。2015年10月13日瑞士信贷(CreditSuisse)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度《全球财富报告》称,如果以财富存量来测算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一个成年人至少拥有28000美元的中产群体超过1.09亿,相较于21世纪初规模扩大了5倍,占总人口的10.3%。时至今日,这一数量已经增长到2.25亿,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和财富总额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当前的中产阶级有着相当可观的消费能力,正逐渐成为世界领先的消费群体。中产阶级在生活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直接带动了诸多产业的兴旺,比如

7、海外代购、旅游产品、电影和视频网站、汽油消费、时尚奢侈品、广告业等等。随着网上购物、网络平台支付、境外旅游业的极速发展,消费主义这一浪潮的势头之猛,甚至远超出西方一些消费主义泛滥的发达国家。和二三十年之前相比,子女的海外教育也日渐成为中产家庭的重要投资。就像《小别离》中演的那样,每个中产家庭,尤其是那些由于年代原因,自身教育有缺憾的父母,都将子女的教育视作对自身地位、阶层、幸福感的一种弥补。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几乎可以勾画出这些中产家庭辛酸而又现实的脸谱:尽力维持现有收入、迫切渴望子女成功、通过家庭内部的资金周转获得子女有

8、限的教育资金、子女出国之后在自我安慰中度过一生。尽管数据表明了在中国这一阶层的庞大数量,但现实中却少有人认同自己是中产。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对于中产的印象源于由美剧或美国电影勾画出的美好蓝图:林荫大道、两三层高的小楼、修建整齐的草坪、独立车库、一辆敞篷轿车、两三个孩子在院子里嬉戏,每逢周末夫妻二人带上孩子和狗,开车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