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

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

ID:10815274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_第1页
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_第2页
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_第3页
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_第4页
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利论文发表范文:泾惠渠与其水利社会(1930绪论一选题意义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论文范文对水利社会史的研究。例如上海社会科学院钱杭研究员在200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对水利社会史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术路径等作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水利社会史是以一个特定区域内,围绕水利问题形成的一部分特殊的人类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尤其集中地关注于某一特定区域独有的制度、组织、规则、象征、传说、人物、家族、利益结构和集团意识形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水利社会史,就是指上述内容形成、发展与变迁的综合过程。水利社会史的学术路径,就是对与某一特

2、定水利形式相关的各类社会现象的社会史研究,或者是对某一特殊类型水利社会的历史学研究。①但是,目前学者在水利建设的技术层面研究较多,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日常运作还未深入,较少涉及这一领域。本文选题以径惠渠管理局及其管理下的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注重水利社会内部关系研究。特别关注了政府和乡村社会的双层互动关系,对政府管理和乡村精英(士绅)的互动有较多的涉及。径惠渠管理局是陕西省政府(陕西省水利局)直接领导下的管理部门,是关中水利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型的重要标志,这是研究的新视角。作为造福民众的关中八惠,是如何在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史实记载较少

3、,目前的研究也还很少,故是水利社会史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就陕西近代以来的政府公文和民间资料为史实依据,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关中水利的管理(政府)与管理制度下的乡村社会展开细致研究,也是对民国时期关中乡村社会的尝试性探究,也对当代陕西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二研究区域与时间起止在研究区域的选择上,本文主要将关中地区的径惠渠沿岸作为考察的对象。以径惠渠两岸的乡村为研究的主体。所以本文对资料的整理仅局限于径惠渠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大体范围限定在径惠渠两岸的径阳、三原、高峻、礼泉、临撞五县。径惠渠是民国时期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社先生在关中地区修建的第一

4、条灌渠,也是最艰难的工程。从1930年动工到1934年径惠渠二期工程结束,历时四年,渭北水利工程处(径惠渠管理局前身)在这四年里承担着径惠渠管灌区的管理工作。1934年l月,径惠渠管理局的成立,作为新的管理机构承担径惠渠的管理工作直至1949年。解放后也一直沿用此名称。本文研究的时间段以径惠渠的修建为起点,截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二十年是关中水利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管理中暴露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各种矛盾,基本上可以反映民国后期关中地区乡村社会的概貌。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成果国外史学界对于我国水利史的研究,

5、以经济学家冀朝鼎和德裔美国学者魏特夫的研究为代表。冀氏的基本经济区理论,魏特夫的治水社会理论开启了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先河①。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于中国水利技术史的研究也是成果丰硕。李约瑟耗费近50年的光阴,对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著成《中国科学技术史》i(原名《中国的科学与文明》6卷本)。其中,第4卷对我国传统的水利技术有非常详尽地考察与探讨。中法学者合作项目《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第一集《沟恤佚闻杂录》③、第二集《尧山圣母庙与神社》④是有关关中东部地区乡村田野调查的珍贵资料调查集。日本史学界自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6、,非常关注对于我国历史上水利社会的研究,其问题意识则主要于共同体理论。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水权、水利的兴修与管理、水利组织、水利与聚落、水利与农业经济开发等方面。目的在于解析历史时期,基于水利行为而形成的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其中森田明、丰岛静英、宫坂宏、好并隆司、滨岛敦俊等人为此种研究的代表人物。(二)国内研究成果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水利史研究室得以恢复,在水利文献、水利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水利史的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水利史研究中的中坚力量。代表性的通史类著作有:周魁一等《中国水利史稿》(上、中、下)、姚汉源《中国水利

7、史纲要》、郭涛《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概论》、顾浩《中国治水史鉴》、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谭徐明《中国防洪与灌溉史》,专史类著作有:郑连第《灵渠工程史述略》、蔡番《北京古运河及城市供水研究》、姚汉源《黄河水利史研究》、《京杭运河工程史》、张汝翼《沁河广利渠史略》、谭徐明《都江堰史》等。此外,由周魁一主持的国家项目《清史•水利志》正在开展,30年来还发表了300多篇水利史研究论文。水利史研究室在整编资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对国家水利档案《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再续行水金鉴》的整理,和故宫洪涝档案资料的抢救整理

8、。此外还坚持对古代典籍、民国年间的水利期刊、水利专题地图、地方志等相关图书的收集。旧前拥有线装书20000多册,地方志1000多部,水利典籍种类和数量居国内之首,占总量的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