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

ID:10817743

大小:29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8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_第1页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_第2页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_第3页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_第4页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医通17-18中医必修(温病学)题库最全最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的主症是B身痛呕逆。2、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B藿朴夏苓汤。3、在三仁汤中,杏仁、白蔻仁、生薏仁的作用是C宣上、畅中、渗下4、白虎汤证与小陷胸加枳实汤证均见口渴,二者的区别在于C饮水解渴与否5、“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其证候类型属于B湿热并重6、温病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憹不舒,苔薄黄,脉数,治宜A栀子豉汤加味7、壮热,汗多,渴饮,脉洪大,苔黄燥,为B足阳明(胃)病变8、按

2、叶天士所说,温热病表证初起治疗应当用C辛凉轻剂9、下列非祛湿清热法主要作用的是A轻清宣气10、小儿暑痫的治疗宜选用A清营汤11、温病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治宜B分消走泄12、用通下法治疗湿热病阳明里结之证时,停止用药的指征是B大便硬13、下列哪项热型不出现于气分阶段C身热夜甚14、温病症见身热口渴,口苦咽干,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治宜E黄芩汤或黄连解毒汤15、温病治疗中“分消走泄”法属于C和解表里法16、祛湿清热法没有下列哪项明显作用D清心开窍17、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的命名,主要根据的是A四时主气18、属伏气温病的病种是

3、B春温19、温热病气分证后期肺胃津伤的治法是C甘寒法20、气分热邪炽盛,津液受伤的舌象是C舌红赤而苔黄燥21、真阴耗损又兼“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治疗宜选用C救逆汤22、温病熄风法的作用是A.肝泄热,滋养肝肾23、神倦肢厥,手指蠕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为B虚风内动24、下列哪项不属温病泄卫透表法A透热转气25、温病热入厥阴肝经,动风发痉的舌态是D舌斜舌26、温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唇燥,头痛,27、苔薄白,舌边尖红等。治宜D桑菊饮28、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有B春温29、下列哪项属于湿热病的转归B从阳化热从阴化寒湿热胶结

4、可稽留中焦或逐渐转入下焦30、白虎加苍术汤证的证候类型属于A胃热夹脾湿31、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C32、叶天士列举的治疗湿热病邪留三焦的代表药物是C气营33、三才汤的主治证是B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34、温病证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体困重,少汗出胸痞,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宜E藿朴夏苓汤35、舌绛不鲜,干枯而痿的舌象可见于B邪热久留,肾阴欲竭36、湿热病治疗中的“通阳”是指B宣畅气机,分销走泄而利小便37、下列哪项不属温病热厥的表现C脉沉细欲绝38、“温病……

5、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出自C吴又可《温疫论》39、湿热病的病变中心部位是B阳明太阴。40、温病证见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舌苔黄垢浊腻,治疗宜用A导滞通便41、说明温病的诸特点中,以下哪种提法是欠妥的A病因是感受外邪所致42、温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渴,心烦,脘痞等。治宜C新加香薷饮43、温病气液不足,络脉失养的舌态是D舌体强硬44、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B足少阴肾的病变45、血分热毒极盛最可能见到的舌象是A舌紫起刺(杨梅舌)46、温病逆传是指E由营分传气分4

6、7、下列哪一项是温病熄风法的作用之一E凉泄肝热,滋养肝肾48、以下哪种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D伏暑49、凉血散血法中的“散血”是指A行气活血50、“五疫之至,皆相染易”语出A内经51、温病发疹属B卫营同病52、大头温、虾蟆温的归类属于A温毒53、温病出现灼热躁扰,四肢拘急,口噤神昏,脉弦数,其治法是A凉肝熄风54、不属于通下逐邪法的是E滋阴润肠55、在通下逐邪法的运用上,提法错误的是E.燥结和瘀血蓄于下焦者忌用56、连梅汤与黄连阿胶汤的区别在于,连梅汤的功用A偏重于滋肾水57、温病后期,热邪深入下焦,耗竭肾阴的舌象是D黑苔干燥甚或焦枯58、

7、证见小便短少,甚则不通,热蒸头胀,渴不多饮,舌苔白腻等,治疗可用B茯苓皮汤59、下列病种中,哪种属伏气温病B春温60、按叶天士所说,“湿与温合”的临床特点是B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也。61、在温病的治疗中使用清解气热法的作用是C.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或从里解62、“三焦”的概念首见于D《黄帝内经》63、温病高热烦躁,舌謇肢厥,神昏谵语,治疗宜用A.紫雪丹64、伏暑的发病季节是A秋冬65、在真阴耗损的基础上,应用二甲复脉汤的指征是A手指但觉蠕动,甚或瘼疲的症状,这是因真阴亏损而出现的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的倾向。66、下列哪项不属清营凉血

8、法的主要作用E.凉肝息风67、桑菊饮的功用是B辛凉解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68、温病出现神识昏蒙,时清时昧,苔腻,其治法是D豁痰开窍69、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见于B温热病邪初袭,客于肺卫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