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之死》教案.doc

《谭嗣同之死》教案.doc

ID:10824644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谭嗣同之死》教案.doc_第1页
《谭嗣同之死》教案.doc_第2页
《谭嗣同之死》教案.doc_第3页
《谭嗣同之死》教案.doc_第4页
《谭嗣同之死》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谭嗣同之死》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谭嗣同之死》教案【教学目标】学习谭嗣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认识人物思想的局限性;学习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新文体”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南海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

2、后,曾吟联一副凭吊友人: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让康有为因为他的离去一度万念俱灰的人就是谭嗣同(字复生)。超链接视频短片《谭嗣同》。作者、背景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创办维新团体“强学会”,与康有为共倡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作为改良派的主将

3、,与革命派论战,遭到反对。引进介绍西方文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成为“五四”文体改革的先导,创造了一种新的散文体裁“新文体”,将小说提高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地位。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得到要巩固清朝统治、急于从慈禧手中将国家权柄夺回来的光绪皇帝的支持。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封建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感到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立即采取措施,派*诈阴险的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以重兵控制

4、北京政局,9月21日发动政变。新政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三.解读课文(一)介绍谭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学新学的情况。倜傥:豪爽洒脱。淹通:深通。故操心危,虑患深:语出《孟子·尽心上》,内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说,受疏远的大臣和地位卑*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的事,深深忧虑着祸患的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补充:古代年龄称谓襁褓——不满周岁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总角、孩提——幼年泛称。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弱冠—

5、—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

6、-------------------------------5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期颐(jīyí)之年——100岁(二)介绍谭嗣同撰述《仁学》的由来及其在湖南从事新政的情况。需次:挨着次序,等待补官。冥探:深探。心法:思想方法。衍绎:发挥。提倡桑梓:(在)家乡提倡(新学)。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共6(三)介绍谭嗣同北上从事新政的情况。国是:国事,国家大事。辟:由君王征辟社会知

7、名人士充任官职。大病:名词活用作动词。患重病。入觐:朝见皇上。超擢:破格提拔。少:同“稍”,稍微。锐意:意志坚决,勇往直前。问题讨论:1课文写光绪与慈禧矛盾紧张,有两个字十分传神,是哪两个字?光绪对慈禧是“畏”,因手中无权,“不敢行其志”。西后对光绪则是“忌”,虽然大权在握,但光绪毕竟是皇帝,一旦得势,无可挽救。一个力图守旧,一个意欲维新,矛盾不可调和。2.课文写光绪破格提拔谭嗣同有什么作用?一是表明光绪急切地推行新政,实施变法。二是交代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三是为谭嗣同自甘牺牲“以酬圣主”埋下伏笔。四、总结本堂课内容。第二

8、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二、讲读课文四、五、六段。1、第四段:介绍谭嗣同密谋袁世凯,以图解救光绪帝的情况。君不之信:他不相信这件事。宾语前置。故事:旧例。无所为计:计,办法、计策。讲中外之故:讲求(研究)中国和外国(强弱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