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自重——论《吴冠中说“国画”》

贵在自重——论《吴冠中说“国画”》

ID:1082592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贵在自重——论《吴冠中说“国画”》_第1页
贵在自重——论《吴冠中说“国画”》_第2页
贵在自重——论《吴冠中说“国画”》_第3页
资源描述:

《贵在自重——论《吴冠中说“国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贵在自重——论《吴冠中说“国画”》  吴冠中先生也算得上是我们画界的老前辈,见《吴冠中说“国画”》1文,在2006年11月16日的《老年文摘》上,所论实在过于离谱,故不禁冒犯,要说上几句有违尊意的话。就他的“说国画”,现列出几则议题,以便作逐1商榷。  1、关于中国画的名称  画有中国画之名,犹如文学有中国文学之名,哲学有中国古典哲学之名,文艺有中国文艺之名,是因为它们产自中国,其内容与形式具本民族的特性,且自成体系,所以1当外来的绘画、文学、哲学、文艺与之相对并存时,便显其自成1体的特有本色,故冠之以“中国”两字,以示区别。此是10分简单,且10分容易明了的事。而

2、就吴冠中先生言,有中国画之名似非如此简单。如其文云:“中国人看那洋画毕竟是异种,于是名我们传统了几千年的画法为‘国画’,以示‘正宗’……至今仍努力与洋画划清界限,拉开距离,自尊为中国独有的‘国画’,其实倒是将自己孤立成异种。”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1、如果中国人将自己的画不称中国画,那么,先生以为应该称什么画?称“画”?还是称“异种”?2、“正宗”2字应是俚语,词书不作条注,按常例应称“正统”。若强为其词,则正者不偏,宗者祖也,正宗者祖辈之正传也。中国画家示中国画为正宗,有何不妥?3、所谓自尊,中国人着实不敢。百年来的忍辱负重,国人以“温、良、恭、俭、让”犹恐不够

3、,本不敢出声,更何敢自尊?4、所谓“将自己孤立成异种”,此就洋人言,中国画确实是他们的异种;而就我言,总不能算异种吧!但被孤立,恐怕谈不上,中国有103亿人,何有被孤立之忧?至于“竞争是战争,艺术中没有‘照顾’”的话,则是先生多虑了。“君子固穷”的古训,中国的知识分子均有所感,1般的中国画家,多能乐于艺而不计其利,何况时世已变,大凡今天的中国百姓尚无冻馁之虞,先生何必多虑呢?  2,关于“国画和洋画之分,本应淡化或结束于‘54’后的大交流中”的问题  54时提出的主要口号是要科学、要民主,不曾有人提出要中西绘画的统1。进入到上世纪的3410年代,西方绘画作品大量进入

4、到中国,中国人还是照常画他的中国画,至今不曾统1。  “书画同源”、“画笔即书笔”,是中国画家的常识。古人重视笔墨,现在的中国画家亦重视笔墨。记得1962年傅抱石先生来浙江美术学院作讲座时,他开门见山的第1句话:“所谓中国画,说到底就是笔墨两字。”上世纪610年代,潘天寿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书法课,要>学生练习书法,将书法并置于画法的训练之中,何以如此?因为“画笔即书笔”。  “墨分5彩”,此在1千4百年前,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被提了出来,后历代画家相沿其训,开创了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法(非彩墨画)。中国画的“用笔”产生在3千年前。什么叫文学艺术的民族性

5、?这就是民族性。因为它凝结了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欣赏意识、从事习惯与艺术作风。  令人奇怪的是既然中国画有其强烈的民族特性,先生何以有“国画与洋画之分,本应淡化或结束于‘54’后的大交流中”的说法?中西绘画之别,不仅在于彼重色彩,求面的表现;我重笔墨,用线为造型,而且立意、布局、透视法的运用,亦各有不同。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没有民族何来绚丽的世界文化?  先生急于想中西绘画统1,恐怕还存在另1原因,即先生曾经所说的:“中国画的笔墨等于0。”有人称先生的某些作品不是中国画,就是因为你的某些作品笔墨等于0。但先生的作品笔墨等于0,并非本来中国画的笔墨就等于0。谨如上述,中

6、国画的笔墨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是古今画家共同造就的1种特有的民族形式。须知中国多的是人,画中国画的人亦多如牛毛,可不想世人称先生为狂妄乎?  3、关!拔健蔽侍?  在吴冠中先生看来,中国画被封在“围墙”里,“宫禁森严”难以进入,于是,1怒之下便要问罪于“筑墙”的人,大呼非推倒不可。如其文云:“……而‘国画’家放不下架子:‘这不是国画,那不是国画’,看来国画深居在围墙里,进不了这围墙者便非‘国画’。谁是国画的筑墙者,是聪明人?傻子?奴才?柏林墙早已被推倒,‘国画’之墙非倒不可,救救墙下的孩子。”  中国画外无围墙,更没有宫禁森严的事。不说前有徐悲鸿、李可染先生,这些原

7、从西画后进入到中国画领域的前辈,目前西画家转事中国画的人也多而又多,有谁去阻止他们?哪有“围墙”之设?学中国画确有道无形之门,称“绘画入门”,不惟学中国画有此门,学西画亦有此门。所谓入门,意是先学习中西绘画的1些基本知识,然后再登堂入室,去探求并掌握其深层次的技法和理义。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意谓从艺者虽入其门,登其堂,而未入其室,则艺技还不够精,所说也是此意。问题在于不肯入门去学习1些中国画的基本知识,更不去掌握深层次的技法和理义,而大呼中国画有“围墙”,不就显得无理了吗?  柏林墙是什么?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隔离墙。如依美术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