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研究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研究

ID:10826736

大小:326.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研究_第1页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研究_第2页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研究杨俊芳1,2(1.山西大同大学艺术学院;2.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大同037009)摘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四层佛像内发现的辽代秘藏中有许多佛画,其中包括卷轴画、彩印版画、黑白木刻卷首画和佛经装饰图案。《采药图》的绘画风格有着明显的宋人影响,是辽代绘画中的精品之作;另外6幅彩印版画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黑白木刻插图卷首画是中国明清连环画的前身,代表着辽代黑白木刻版画的最高水平。关键词:应县释迦塔;秘藏;佛画;彩印版画;木刻中图分类号:K878.6文献标识码:A一、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概述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即应县木塔,于19

2、74年在第四层佛像背后凹槽内意外发现了一批弥足珍贵的辽代佛教文物,称辽代秘藏。这批秘藏包括经藏、佛画、七珍与舍利佛牙共160件,其中《契丹藏》刻经12卷、单篇刻经35卷、写经8卷、杂刻杂抄28件,佛画7幅、七珍与舍利佛牙银盒两组。7幅佛画分别是1幅纸本设色和6幅彩印版画,另在刻经扉页也有许多黑白木刻卷首画,皆是与佛教经义相吻合的变相画。二、应县木塔秘藏佛画分类(一)纸本设色卷轴画《采药图》是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中唯一一幅手绘珍品,纵70cm,横38.6cm,原为条幅,有竹篾天杆,麻纸设色,与《契丹藏》十二单卷同处于四层主像竖槽上端。该画画面古朴,兼工带写,构图简略,人物突

3、出,作为背景的山石采用山水画常用的勾、皴、染、点等技法,笔墨粗简,浓淡相宜(见图1)。辽代正是我国传统绘画由人物画为主转向以山水画为主的时期,从此幅画中我们也可一窥辽代人物画与山水画之一斑。画中人物,面相丰腴,束发,赤膊,裸足露腹,肩披兽皮,腰裹叶裳,胯侧悬挂一摞经卷,衣带飘起,下着短裤,背负竹篓及盘根木杖,篓内盛满灵芝仙草,杖首悬竹笠、拂尘和葫芦,左手挟锄,右手捧灵芝,行走在山间。[1](P64)人物采用钉头鼠尾描和兰叶描,这种绘画技法首创于北宋时期的武洞清。此图麻纸设色,人物比例尚不精当,但无论线条、设色,还是山石,都兼具宋代人物画和山水画的诸多特点,上承唐代画圣

4、吴道子之仙风,兼融五代北方山水画之苍茫,一种疏阔简淡之韵味跃然纸上。其绘画风格与宋代中原绘画颇多渊源,其人物面部表情不及李唐《采薇图》精妙,但笔法和衣纹转折却诸多相仿;叶裳线条又属于北宋道释画家武洞清之钉头鼠尾描;人物形象虽不及梁楷放荡简约,却也突破了宋代院体画的精细而更显简淡自然。画面设色淡雅,色调和谐,将一种旷达自在、赤足行走于山林遍采灵芝仙草的道家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辽代卷轴画遗存极少,此幅画的面世无疑为我们了解辽代绘画以及和宋代绘画的相互影响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可视资料。(二)木刻彩色版画秘藏中发现6幅彩印木刻版画,分别是:单幅皮纸墨线三色《炽盛光降九曜星官房

5、宿相》,两幅皮纸同版双色版画《药师琉璃光佛》,三幅绢本同版彩印三色版画《释迦说法相》。其中三幅《释迦说法相》盛于花式银盒内,置于主像释迦像内槽心间部位。这6幅版画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这6幅早期的彩色版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版画发展的诸多轨迹,下面分述之:《炽盛光降九曜星官房宿图》,皮纸,立轴,纵收稿日期:2011-08-29项目基金:山西省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晋规办字2010-04)94.6cm,横50cm,佛像着半披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网目纹项光和背光,双手托法轮,莲台下设长条几案,上置摩尼宝珠。

6、佛像左侧有太阳、木星、水星侍立,右侧有太阴、金星、火星侍立,佛像前为土星和地母,左下角为手托日月驾驭蛟龙的罗睺,右下角是手托日月骑神牛的计都。各星君旁侧皆有榜题,部分残损。佛像光内绘金乌、天蝎、巨蟹、金牛,上下两角云端绘八天众。这种构图在佛教绘画中非常普及,既突出主体又体现出一种无限的环度空间观念(见图2)。本;《释迦说法相》(乙)纵62.5cm,横62cm,绢本。《释迦说法相》(丙),纵65.5cm,横62cm,绢本。3幅释迦说法相内容相同,尺寸相近,属于同版彩印绢本版画。辽代以前版画均系单色纸印,已属名贵。此幅辽代绢本三色彩印,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在印刷和印染史上

7、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3幅绢地彩印版画采用了夹缬镂版漏色后,脸部和四肢采用墨色和赭石色线勾勒晕染描绘的方法,可以说属于丝织印染工艺、木刻雕版印刷和墨图3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药师琉璃光佛》(甲)线勾勒相结合的产物,既是丝质印染制品,又是木刻彩色雕版画,又具备传统线描和晕染的特点。这种不拘一格融多种绘画工艺为一体的创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画面设色以红色为主,佛像项光、莲花座和华盖上间染石青色,榜题和许多花纹染黄色。3幅版画皆中轴左右对称,佛像右侧“南无释迦牟尼佛”为正文,佛像左侧“南无释迦牟尼佛“为反文,是夹缬对折印制的证据。通过对3幅画面染色的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