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检测对评价糖耐量异常者血管病变的意义

颈动脉斑块检测对评价糖耐量异常者血管病变的意义

ID:10829180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颈动脉斑块检测对评价糖耐量异常者血管病变的意义_第1页
颈动脉斑块检测对评价糖耐量异常者血管病变的意义_第2页
资源描述:

《颈动脉斑块检测对评价糖耐量异常者血管病变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颈动脉斑块检测对评价糖耐量异常者血管病变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评价糖耐量异常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及正常糖耐量(NGT)者各40例,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基化血红白蛋(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同时检测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IGT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FIN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CCA内膜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LDL?C

2、、TC明显高于NGT组,而HDL?C明显低于NGT组,P<0.05。结论:在IGT阶段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这可能与糖耐量异常患者脂质代谢异常有关。【关键词】糖尿病前期;颈动脉;血管内膜;动脉硬化 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肾病等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流行病学研究发现,DM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较非DM人群高2~4倍[2]。颈动脉斑块的检测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及全身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且易于重复,因此颈动脉斑块的检测可作为评价早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3]。 

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09年8月体检人群,按照1999年A?RA=FPGFINS/22.5。  1.3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检测和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  采用美国ATL生产的HDI3500B超高频血管探头,频率3.5Hz,测量患者左右双侧颈动脉,测量颈动脉窦部下1cm以内的腔-内膜交界面至外膜上层之间的距离,取其平均值,并在颈动脉可视范围内寻找斑块。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论文代写

4、  临床资料及斑块检出率的情况见表1。与NGT比较,IGT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LDL?C及TC明显高于NGT组,而HDL?C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IGT组及NGT组间各项指标比较  3讨论  Ⅱ型DM患者心血管病并发症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4倍,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因此,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控制其发展的危险因素是临床治疗DM的主要目标之一[4]。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常被作为判断外周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指标。  本研究显示,在DM早期,即糖耐量异常(IGT)阶段

5、其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高达49.5%,明显高于NGT组。其可能的机制为高血糖状态可致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聚集可产生多种病理作用,引起细胞平滑肌增生,血管壁增厚,血管弹性下降,说明高血糖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5]。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已被许多试验证实,本研究表明,IGT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水平较NGT组明显增高,IGT组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证实胰岛素抵抗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促进作用,故纠正胰岛素抵抗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积极意义。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6、有着密切的关系,TG、TC、HDL?C、LDL?C等都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6,7]。本研究发现,IGT组LDL?C、TC明显高于NGT组,而HDL?C明显低于NGT组,提示早期IGT患者LDL?C、HDL?C、TC水平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更重要的危险因素和诊疗的指标,在IGT阶段调脂、降脂治疗对于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在IGT阶段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其所存在的代谢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有关,因此,对于IGT患者,降糖、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脂、降脂综合治疗能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7、,从而更好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