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红墨水”

消失的“红墨水”

ID:10830632

大小:10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消失的“红墨水”_第1页
消失的“红墨水”_第2页
消失的“红墨水”_第3页
消失的“红墨水”_第4页
消失的“红墨水”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失的“红墨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消失的“红墨水”——以“电视剧”为“方法”罗岗【专题名称】影视艺术【专题号】J8【复印期号】2010年02期【原文出处】《艺术评论》(京)2009年11期第23~27页【英文标题】TheLost“RedInk”:Take“TVPlay”as“Method”【作者简介】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消失的“红墨水”——以“电视剧”为“方法”罗岗【专题名称】影视艺术【专题号】J8【复印期号】2010年02期【原文出处】《艺术评论》(京)2009年11期第23~27页【英文标题】TheLost“RedInk”:Take

2、“TVPlay”as“Method”【作者简介】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一    号称“华语首部谍战大片”的《风声》开场戏不过四分多钟,汉奸试图诱降民国大佬,女招待变身刺客,一枪毙命杀汉奸;女刺客被捕受酷刑,不堪针灸高手的折磨,最终招供……整场戏拍法凌厉,颇有几分先声夺人之感,但更夺人眼球的恐怕不止是故事情节,也包括扮演这几个走过场人物的演员:出演汉奸的段奕宏因《士兵突击》而走红,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更是当之无愧的男一号;女刺客由刘威葳扮演,她虽然之前也演过多部影视剧,但最出彩的还是在《我的团长我

3、的团》这部几乎全是男人戏的剧作中塑造的上官戒慈;而针灸高手的扮演者吴刚,一出场即以“笑面虎”的面貌示人,大概没人会想起他是电影《铁人》中的王进喜,只记得这家伙演过电视剧《潜伏》中的陆桥山……    一部“大片”用几个热门电视剧的演员“垫场”,似乎稀松平常。按惯例,“电影”历来都被看高一眼,譬如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几乎从不演电视剧,即使那些出身于热门剧集的演员,一旦被好莱坞看中,也就从此鱼跃龙门,不再走回头路了。可是在当代中国,“电影”却未必能做到“赢家通吃”,反而处境颇为尴尬:一方面市场开放,在“进口大片”的虎视眈眈下

4、,国产“类型片”也只能走大投入带来高回报之路,于是,好莱坞的“大片模式”和“奇观电影”成为了另一种“主旋律”;另一方面商业化的院线制度进一步挤压“非类型片”的发展空间,没有票房价值的“艺术电影”越来越“小众化”,惟有靠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才有可能出人头地,和普通观众自然渐行渐远。    相比之下,电视机早就进入寻常百姓家,从中央到省市地方台,再加上数十家上星的卫视,上百个频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节目时段需要用电视剧来填充,而电视观众除了有时必须忍受过分冗长的广告外,几乎可以不花费什么成本地观看电视剧,由此造成的广阔市场以

5、及和观众的亲近程度,是电影根本无法比拟的。就其潜在的能量而言,“电视剧”完全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叙事形式和艺术形式。    于是,《风声》以热门剧集的演员“开场”就不是“垫场”那么简单了,除了直白地显示出“电视剧”之于“电影”的强势地位——几乎没有电影演员和导演不是靠拍电视剧来“赚钱”加上“赚人气”的——更微妙地标识了这部电影和电视剧之间不容忽视的关联。电影《风声》改编于麦家的同名长篇小说,而麦家的小说则是“重写”了《暗算》中的一个故事,尽管《暗算》是麦家的另一部小说,但明眼人一看便知,

6、他创作《风声》的冲动并非直接来自小说《暗算》,而是更多地源于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暗算》的第三部分《捕风》。无论作为小说还是电影,《风声》既着眼于电视剧的成功,又借助麦家的明星效应。麦家获茅盾文学奖,圈内人都认为他的小说从文学的角度看不算完美,却从改编成功的电视剧的轰动效应中得益颇多。此外,电影《风声》以“谍战片”号召,表面上走的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流行模式,但它在国庆档期高调上映,内里自然有“献礼片”的诉求。所以不难理解,《风声》在被当作一部“商业大片”的同时,也可以被解读成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这不仅是它

7、试图行走在“商业”和“政治”边缘的表现,而且根据《暗算》大获成功的经验,“革命历史”本身就是票房的保证。事实证明,电影《风声》延续了《暗算》的成功,在国庆期间,票房与《建国大业》平分秋色。    但问题在于,《风声》作为《暗算》的“重写”和“翻拍”,它的命运会不会像马克思那句略显夸张的箴言所云: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其实不止是《风声》,包括《暗算》在内,所有试图“重述”“革命历史”的创作,都面临着成为“笑剧”的可能。因为从广义上讲,今天一切对于“革命历史”的“叙述”都是对之前“叙述”的“重复”

8、,而且这类“重复”基本上是以失败而告终。譬如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电影、戏剧和小说,几乎都被改编成电视剧,甚至有的被改编多次,可是没有一部在故事、人物和表演上具有当年的艺术魅力,这是什么原因?套用本雅明的术语,难道真是随着时代变迁,艺术作品特有的“灵氛”也就随风而逝了吗?    二    齐泽克在他的著作中常常喜欢说一个前东德的笑话:一个东德工人在西伯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