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政治理论

ID:1083144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政治理论_第1页
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政治理论_第2页
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政治理论_第3页
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政治理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政治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政治理论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政治理论论文6000字。对黑格尔国家哲学的超越是马克思完成历史唯物主义发现的重要关键点。在这一超越的理论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的重要命题。这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第一个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早期理论史上的一个支柱性的命题。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5页。),只有超越政治解放,克服市民社会,使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类存在物的时候,才能实现

2、人类解放。这一命题规定了1844年以后马克思的工作中心,构成马克思其后为中心工作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这一命题也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政治实践的历史内涵作了说明。从此以后,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就是以实现对政治解放的扬弃和争取人类解放的目标为自身的历史规定性和主要哲学基础。但是,在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上,以否定政治解放,争取人类解放为旗帜的政治实践却显现出难以尽言的幼稚,在一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上,屡屡出现悲剧式的扭曲。到20世纪晚期,邓小平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实践努力和理论努力时,所面对的

3、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的严重不足,以及至少是形式民主意义上的民主传统的严重缺乏。在论及推进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使命时(注:关于政治制度改革,1979年邓小平的提法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在1977年到1982年间,邓小平稳定使用的范畴是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明确要改革的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范畴。1982年在胡耀邦所作党的十二大报告中,以及1983年十二届二中全会邓小平的讲话中,正式使用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此后,中国

4、共产党的各种文件,邓小平的讲话和文章里,不再使用政治制度改革一语,对于处于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和工业化初、中期进程中的中国来说,这一提法改变的理由是十分清楚的。至于本文的表述,将在更接近邓小平原意的意义上主要使用政治制度这一范畴。),邓小平是这样提出问题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2页。)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

5、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政治理论论文4500字。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邓小平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系统而深刻的回答,但将所有的答案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持续地发展。围绕创新这个思路,他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创新,在哪些方面创新,如何创新等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创新观。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创新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一次根本变革。新生的社会主义能不能快

6、速发展,显示出比以往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关键在于它能否继续走创新之路。如果一种新事物产生之后不思进取,就会很快成为旧事物,就会在万物竞发的历史长河中被无情地淘汰,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意识,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在他看来,保守僵化,墨守成规,是社会主义落后和失败的根本症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是社会主义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首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激发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代

7、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了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因而,它比以往的社会更具生机和活力。但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并没有持续地发挥出来,有的国家还因此而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思考。有的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将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和在某些国家的失败归咎于社会主义本身。对此,邓小平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他认为,社会主义遇到的困难和曲折,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人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长期固守一种僵化模式的结果。社会主义蕴含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只有不断

8、创新,才能使这种生机和活力持续发挥出来。基于这种认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陆续实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