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说++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

ID:1083564

大小:896.50 KB

页数:147页

时间:2017-11-07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概说《中国传统文化概说》是一个很庞大也很沉重的题目,远非一次概说能够全部概出来的。宋朝诗人著名苏轼在七言绝句《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这首诗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感觉,可谓恰如其分。我们这个讲座,只是起个引路导航的作用。要深切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知识,恐怕还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引言在中国的语言系统中,文化这个词,古已有之。西汉末年的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个文化的意思只是泛指政治、法律

2、、经济、文化、教育等制度,和今天的意思显然不同。今天所说的文化,是个非常大的概念。可以这么说,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应当属于文化。文化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类。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和一般动物、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独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广义文化又称为大文化,可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部分。狭义文化——不包括物质文化的部分,仅仅指精神文化,即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狭义文化又称为小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间并非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狭

3、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传统文化——一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种种文化成果,它们是凝固的,是一个定量。它们不可能增加或减少。我们可以理解、评论、阐释它们,却无法改变它们。比如甲骨文。文化传统——支配某个民族的认知和行为的习惯势力。它们是运动的,是一个变量。比如饮食文化。文化传统经过积淀,可以形成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也可以产生新的文化传统。黑格尔曾经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

4、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以下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况。这两个方面的知识虽然不能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内容,但它们是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和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有两个特点:1、宗法制度非常完备。2、专制主义制度非常严密。这两方面的特点,都是世界各国无法比拟的。因此,了解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就成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重要方面。换言之,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

5、的社会政治结构,就不可能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点分析。(一)宗法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宗法制度的基础是血缘关系。什么是宗法?所谓宗法,就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的祖先,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中国的宗法制度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其形态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原始社会阶段,为什么惟独中国能够建立如此完善的宗法制度呢?因为中国的历史进程,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奴隶社会阶段。中国社会是从原始社会

6、直接进入封建社会,这种进入属于和平过渡,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革命。具体地说,就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酋长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又以封建领主的姿态出现在新的社会里。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那些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必然得到继承、得到发展。中国的宗法社会制度,虽然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但它的确立,应当是在西周初期,创立者就是周公旦。西汉人伏胜在《尚书大传》中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两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其中所谓制礼作乐就是确立宗法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7、嫡长子继承制原始社会的早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选拔出来的,并不考虑血缘关系。禹建立夏朝后,改变了传统的选拔制,把王位传给儿子,血缘关系开始成为权力交接的主要依据。不过,这种权力交接,主要是实行兄终弟及制,即哥哥死了,弟弟继位。这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影响的存在。到商朝第26代君主康丁,才开始实行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这是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个变革可以说就是宗法制度的开始,为后来的宗法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西周王朝立国以后,从第二代君主周成王诵开始,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

8、,多妻中只有一个是正妻,即嫡,正妻的儿子叫嫡子。其他妻子的儿子叫庶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继承王位者,必须是嫡长子,即嫡子中的老大。至于这位嫡长子好坏与否,不在考虑范围以内。如果正妻没有儿子,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的贵妾之子,至于这位贵妾之子是否年长,也不在考虑的范围以内。概括起来说两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因为嫡长子只有一个,只有他才能占据最高统治地位,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