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发音和音色

二胡的发音和音色

ID:10842461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二胡的发音和音色_第1页
二胡的发音和音色_第2页
二胡的发音和音色_第3页
二胡的发音和音色_第4页
二胡的发音和音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胡的发音和音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胡的发音和音色刘同敏: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副教授二胡的发音和音色是二胡演奏的重要手段,它关系到二胡演奏中的音乐艺术表现,其与音准、节奏等要素一样,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二胡专业的学生当中,有不少人对演奏时的发音和音色既不讲究,又不去刻意追求,在演奏中常常会出现平淡无味、粗糙刺耳的声音,有的学生更对这些情况毫无认识,甚至自我感觉良好。这些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当是学生对二胡的发音和音色的好坏缺乏正确的概念及缺乏音色的鉴别能力。有的人把拉琴的声音不美全然归咎于乐器质量问题,这种看法应是片面的。我们并不否认琴的

2、质量好坏对发音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决不是主要的或唯一的原因。任何发音纯美的乐器都要靠演奏者的精心调整和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潜力。比如,一把制作普通的琴,在一个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演奏者手里,经过修整、调试之后,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依然可以演奏出悠美动听的音乐。因此,解决二胡的发音与音色问题,首先是培养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内心听觉和审美要求,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把内心对声音的多种概念,尤其是美的概念变成实际的音响。二胡不同音色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运用不同的演奏方法,即不同的激发动作的配合而获得的。良好的发音和音色应来自于

3、正确、严格的训练和内心情感的激发而产生。二胡的发音与音色决定于左、右手的各种演奏技巧及其默契的配合,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自已在教学的演奏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二胡是通过运弓使弓毛对琴弦产生摩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的。运弓时有两种力,一种是琴弓本身的自然重力,另一种是持弓手臂的控制力。利用弓的自然重力时,一定要将持弓的手指尽量放松,不要附加任何控制力。手指只是轻轻地扶着弓杆,随着手臂、手腕的运动拖着弓子走。运弓时应该平稳,避免上翘,因为弓子上翘后使前臂和手部相对紧张,直接影响了持弓手指的放松,不利于发挥弓子

4、本身的自然重力。在运弓中,由于前臂和手部的相互配合,持弓的手指对弓毛会产生一定的向下压力,这种压力一定是要在利用弓子重力的基础上,根据演奏中的不同需要而灵活运用,运弓的控制力有时需要的多些,有时则少一些,有时只需要弓子本身的自然重力。弓子的自然重力与臂、腕的控制力以及持弓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胡的持弓大多用平持的方法,即中指、无名指平放于弓杆与弓毛之间,这样有利于发挥弓子本身的自然重力,发音通畅、松驰、自然,适合于表现二胡所特有的委婉、细腻、缠绵、优美的声音。但是,用这种持弓法来表现结实、饱满的声音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5、,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气势磅礴、浩大壮阔的情绪,在演奏中可采用叠持法,即将中指叠靠在无名指的右前方,使手指重叠于弓杆与弓毛之间,弓毛由松变紧,从而加强了弓毛对琴弦的摩擦力和控制力。用叠持的方法演奏时力度相对较大,能够获得更结实、更饱满的音色,为进一步加大二胡的演奏力度创造了条件。不过,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叠持法虽有一定的优点,但如果用它来演奏轻柔、细腻的慢速乐段,发音则显得不够松驰,甚至会给人一种发紧的感觉。因此,在不断的实践中交替使用或在乐段与乐段的转换时变换使用,当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如在演奏《江南春色》《怀

6、乡曲》和《豫北叙事曲》的第一段时,以采用叠持法为妥;演奏这些乐曲的第二段慢板时则应改用平持法;第三段的快板可变换为叠持法。当然,有时还要在乐句之间临时改变持弓方法。如二胡的华彩乐段,慢起时采用平持法,尽可能地发挥琴弓本身的自然重力,随着乐曲的渐快、渐强,逐渐增强臂、腕的控制力,当渐快至十六分音符时,变换为叠持法,以奏出清晰的颗粒性效果。乐曲缓缓结束时,又可迅速地将叠持改变为平持。如此频繁交替地使用不同的持弓法,可以使音色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还有一种夹持的演奏方法,即将中指和无名指脱离弓杆与弓毛之间,只用拇指

7、和食指夹持弓杆,这样完全取消指腕的控制力,发出一种清新透明而又松驰的声音,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如在演奏《奔驰在千里草原》和《赶集》这两首乐曲的华彩乐段时,就可部分采用夹持的方法。二琴弓的自然重力和臂腕的控制力对琴弦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演奏时必须注意压力的大小和弓速快慢的有机配合。快慢不同的弓速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力量,弓毛对弦的摩擦力大,琴弦振动的幅度就大,音量也随之增大;摩擦力小,音量也就小。因此,发音的主要因素是弓子对弦的压力。运弓的速度也是需要演奏者认真训练和掌握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如果只有弓子的压力,而没有弓速的

8、配合,弓毛就会阻碍琴弦的正常振动,使声音发涩,或出现杂音。因此,压力和弓速是相互配合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使琴弦有规律地振动,获得优美的音质。压力与弓速的配合规律是:压力大弓速相对要快,压力小弓速则相对要慢。不同的压力与不同弓速之间的配合,会产生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在实际演奏中,因乐曲的各种变化,压力和弓速也随之发生变化,产生多种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