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

ID:10845960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_第1页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_第2页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_第3页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_第4页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太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析论文.freelainsource.Thecurrentstatusofagriculturalnon-pointsourcepollutioninTaihuLakeregionanditsmaincausesentoforganicagricultureingtoprovideinformationforscientistsinrelatedfieldsandgovernmentpolicy-makingdepartments.Key2耕地的退化2。可见,解决农业面源污

2、染问题是解决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1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及污染现状1.1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农业面源污染指的是农业生产中,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的污染2。研究表明,对于湖泊、水库等封闭水域,当水体内无机氮总量大于0.2mg/L、磷酸盐磷浓度大于0.01mg/L时,就可能引起藻华现象3。太湖“零点行动”以后,点源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源就成了当务之急4。1.2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和

3、广度已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而潜在的压力更与其他国家无法相比5-7。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地方每年都投入了巨资,“十五”期间用于包括水污染治理的环境整治的投资规划为7000亿元,已达到了中国GDP的1%,但是到目前为止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仍然有增无减8。全国主要淡水湖泊、水库的营养盐水平已基本达到富营养化标准,26个主要湖泊中,具有中营养水平的占39%,而达到富营养和重营养水平的占61%9。地表水中50%以上的氮、磷负荷来自农业面源污染3。2005年,滇池流域污染负荷中,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总氮、总磷分别占总量的60%~7

4、0%、50%~60%10;巢湖总氮的65.9%、总磷的51.7%来自于面源11。在太湖的外部污染物总量中,工业污染仅占一小部分,为10%~16%,农业面源污染所占的比例目前已达59%12,其中来自农业面源的氮量占入湖总氮量的77%,磷占33.4%13。2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农田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大量氮、磷随径流进入水体;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畜禽排泄物的任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造成的径流污染;污染水域底泥的污染物缓慢释放等14。其中农田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和

5、集约化畜禽养殖的排泄物是最主要的原因15。在太湖流域,来源于农田面源和畜禽养殖业的总氮分别为30%和23%,总磷分别为20%和32%,贡献率超过来自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点源污染5。本文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和畜禽排泄物的任意排放作主要阐述。2.1化肥和农药太湖流域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全区面积仅占全国的0.4%,而化肥消费量占全国的1.3%16。近几年,环太湖地区的施肥量基本保持在400~600kg/hm24,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的安全上限17

6、。太湖地区农田系统中氮、磷一直处于盈余状态,更严重的是土壤中磷的积累现象,这对地表水构成了潜在的威胁18。太湖流域农药用量为8.072kg/hm2,是全国平均使用农药水平的3.572倍9。但是,化肥和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却很低,氮肥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70%的农药流入江河、土壤中15。肥料比例失调也是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积累和流失率高的原因。太湖地区有机氮的投入,从20世纪60年代的46.6%下降至目前的不足15%4。我国南方降水多,与施肥期耦合,会引发大量的农田氮、磷随径流流失。而

7、且太湖流域河网、沟渠纵横交错,即使在地表径流较小的条件下,也很容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5。2.2畜禽排泄物除了化肥的过度使用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每年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7亿t15。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初步测算,即使只有10%畜禽粪便由于堆放或溢满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氮对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就可达10%,磷可达10%~20%5。可见,流失的畜禽排泄物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环太湖流域大约有2000多家集约化畜禽养殖场19

8、。由于畜禽排泄物的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因此许多养殖场对畜禽排泄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只图省事省钱,将农田作为最终的处置场所或直接排入太湖和附近河道3。大量禽畜排泄物的随意排放,成了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20。按照上海市环保局的调查结果计算环太湖周边地区畜禽养殖场排入太湖的氮高达2.3万t4。畜禽排泄物的COD和BOD的流失量也逐年增加,到2010年,COD的流失量将达到728.25万t,B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