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初探论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初探论文

ID:10851615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初探论文_第1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初探论文_第2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初探论文_第3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初探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初探论文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

2、生的兴趣。"通过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旦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数学。而且会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甚至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

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知识。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和激情。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些可爱的小动物。一天它们要举

4、行一场自行车比赛。只见小熊猫骑的自行车轮子是椭圆形的,大黑熊骑的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小山羊骑的自行车轮子是长方形的,梅花鹿骑的自行车轮子是正方形的。比赛开始了,这些小动物都使出浑身力气奋力向前骑着,场上加油声此起彼伏,气氛极为热烈。同学们也都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注视着画面。比赛结束了,老师问;“为什么大黑熊取得这次比赛的胜利呢?学生说:“因为大黑熊自行车车轮是圆形的,只有做成圆形的车轮我们骑起来的感觉才会平稳又舒适,骑的才会更快。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5、去,而且也拉进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又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点击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创设这样一个情境:1)中山公园的张师傅要在这样的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上铺草皮。已知这块平行四边形的地的底是14米,高是3米(点击出示底、高的长度),你能帮助张师傅算一算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皮吗?指名口答:14×3=42(平方米)答:需要42平方米的草皮。创设情境2:还要在这样的一块地上也铺草皮。(点击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这是一块什么形状的地?(三角形)请你认真地观察这两块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底相同,高

6、也相同。)老师说:“当张师傅把这两块形状不相同的地上铺完草皮之后,他发现这块三角形地所用的草皮正好是平行四边形这块地所用草皮的一半。咦,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进入今天研究的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再如学习“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板书,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之后我抛出一个问题的情境是“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这样的开放性问题

7、一提出,学生们便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最后进行小组汇报。其中第一组的同学用列举法找出了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第三组的组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12=2×2×318=2×3×3,把12和18公有的质因数2和3各取一个,再乘12和18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就得到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36了。”这时班里的中队长站了起来(他是班中一个最好问问题的学生了)他问:“为什么公有的质因数要各取一个呢?”我看到三组组长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我也不知道怎样回答你?”一石激起千

8、层浪。于是我先表扬了他肯于思考、敢于表达并进行适时引导说:“他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我环视四周,见没有人发言。于是我又说:“刚才同学们用列举法找到了12和18的公倍数是36和72,现在请各小组把36和72进行分解质因数,然后观察分析36和72的质因数与12和18的质因数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发现36和72的质因数既包含了12的全部质因数,又包含了18的全部质因数。也就是说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就要把12和18的公有的质因数以及各自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