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民俗介紹

中國文化民俗介紹

ID:1085229

大小:1.4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7-11-07

中國文化民俗介紹_第1页
中國文化民俗介紹_第2页
中國文化民俗介紹_第3页
中國文化民俗介紹_第4页
中國文化民俗介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國文化民俗介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國文化民俗介紹歲令與節慶民俗祭典與民間信仰(多神論)祈福、消災、團圓的慶典性質中國人飲水思源、敬天畏神的傳統思想民俗文化的意涵農曆:我國固有的曆法又稱陰曆作為耕種時節的準繩歲令≒節慶A.春節(調養生息,萬物更新)B.端午(瘴熱酷暑,驅熱避毒)C.重陽(秋老虎)D.臘(豐收休息)曆法天文與節慶文化內容與教學設計文學與語言藝術:春聯、詩詞、俏皮話、吉祥話、歇後語哲學:謝天、仁愛、敬天畏神家庭觀念:敬老、團圓、愛情觀、感恩美學藝術:年畫、花燈、飲食、服飾歷史:典故由來體能:動態活動為教學而活動,非“為活動而活動“年獸與春節A.B.C版燈猴的故事故事分

2、享/戲劇教學春節的由來大掃除,除晦氣辦年貨,多福氣貼春聯、門簽、年畫。除夕的活動(守歲、紅包)準備過年囉「長年菜」=福氣話「菜頭」=好采頭「全雞」=吉魚丸、蝦丸、肉丸=圓滿「餃子」=元寶(餃子)魚的禁忌=餘年夜飯介紹鞭炮(手工美勞)拜年(祝福/社區)民俗活動(多元智慧課程)美麗的禁忌不可打破碗盤不可掃地、倒垃圾不可說壞話及吵架歌謠:好過年初一早(拜年)初二早(祭祖)初三睏到飽(老鼠娶親)初四接神(財神爺)初五隔開(生活回到正軌)元宵節—上元節1.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小過年2.上元祈福3.元宵:祭祖、吃湯圓(情意分享)4.迎花燈(美勞創作)5.猜

3、燈謎(文字遊戲)6.舞龍舞獅(文化比較)實作—八角剪春清明節一、起源劉邦尋墓寒食節二、掃墓儀式掛紙培墓三、相關藝術活動春祭節蛋(畫蛋)鞦韆拔河踏青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清明節節令食品墓粿(刺殼粿)麥粥潤餅—食譜寫作祖譜情(繪圖寫字卡)清明節詩歌(戲劇/繪圖寫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住,牧童遙指杏花村端午節由來與故事屈原投江(文化論點討論)曹娥尋父屍白蛇傳(影片欣賞)端午節民俗活動*懸昌蒲*喝雄黃酒*掛香包*午時立蛋*包粽子/划龍舟七夕-七巧節床母(七娘媽)生日牛郎織女會(愛情論點)魁星生日(文化論點)乞巧會(手工展覽)中元節(一)

4、地官大帝生日(二)地藏菩薩生日(三)盂蘭盆節(目蓮救母)民俗活動(一)普渡(二)放水燈、放法船(普渡慈航)(三)中元搶孤★萬聖節與中元節中秋節(月的概念)來源嫦娥奔月(戲劇/文化討論)推翻元朝(歷史)月神生日中秋節習俗賞月吃月餅團圓★帶動唱有關月亮的詩詞教學1.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2.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3.水調歌頭宋蘇軾(詩歌吟唱)重陽節「重陽」,又稱「重九」「漢武帝宮人賈佩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老人節」-敬老崇孝(文化比較)重陽

5、節相關習俗(一)祭祖(二)飲菊花酒(祝福)(三)賞菊花(四)登山(高)(五)賽風箏(美工製作/寫作)(六)拜訪老人(口述歷史)重陽詩詞教學1.過故人莊唐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偏插茱萸少一人。臘八節1、「臘」的定義a.獵b.蠟c.儺2、臘八節的由來a.農業八神b.佛成道日3、臘八的故事4、臘八粥a.材料內容: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乾、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

6、紅糖、白糖熬煮b.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食譜/現代臘八粥(語言團康)冬至的相關習俗(一)煮甜湯敬神明(二)拜祖先、祭祖(三)吃甜圓仔添歲:「做雞母狗仔。」/餉耗(七)補冬教學活動:圖形創意寫作/圓的聯想尾牙過年的序幕:供奉牲禮─雄雞(象徵生意興隆之意)、鴨、魚、肉、蛋等。向(廳頭)神桌上拜土地公,燃燒金紙。然後將長凳子擺在門口,供奉五味碗(日常生活飯類),拜地基主(歷來住在該住宅的無主孤魂,俗稱好兄弟)—感恩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二日並尾牙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做牙」:起源出於善良的社會風

7、俗習慣。所謂「牙」字,為「牙旗」之簡稱,該日宴請「牙郎」。結語中華文化1、生命生活的情趣2、中華民族的驕傲3、華語教師的教學利器謝謝收看!!謝謝收看!!謝謝收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